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双娇传金盏被打家法是第几集 > 第179章 放下屠刀终成佛(第3页)

第179章 放下屠刀终成佛(第3页)

静慧长叹一声:“不是算了,而是选择了不同的路。你杀了老衲,苏家三十八口不能复生,世上却多了个杀人犯玄衣。你放下屠刀,苏家三十八口同样不能复生,世上却可能多个造福众生的善人。这笔账,施主可曾算过?”

玄衣怔住了。

“佛法讲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静慧继续道,“仇恨的种子只会开出仇恨的花,唯有慈悲的种子,才能结出慈悲的果。施主,你不是在宽恕老衲,而是在为自己种下善因。”

那一夜,玄衣在静慧的禅房中待到很晚。他们谈佛法,谈人生,谈因果轮回。玄衣心中的坚冰,在静慧温和的话语中一点点融化。

次日清晨,玄衣再次登上钟楼。与上次不同,这次他不是来杀人的,而是来看日出的。

东方天际,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金光洒向大地,照亮了山峦、田野、村庄。这壮丽的景象让玄衣热泪盈眶——十年来,他第一次真正看见世间的美好。

“当——”

钟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他亲手敲响的。浑厚的钟声传向远方,也传进他的心底,震碎了最后一点仇恨的残渣。

他回到禅房,取出那把他随身十年的长剑,来到静慧面前。

“法师,请帮我处置这把剑。”他双手奉上。

静慧看着他:“你想好了?”

玄衣点头:“想好了。仇恨之剑,不应再留存于世。”

静慧接过剑,沉吟片刻:“不如将它熔了,打铸成一口钟,悬挂在寺中,警示世人仇恨的可怕,如何?”

玄衣眼中一亮:“如此甚好。”

熔剑那日,玄衣亲自守在炉边,看着那把伴随他十年的长剑在烈火中逐渐变形、融化。随着剑的消失,他感到心中某个沉重的枷锁也被一并熔毁了。

新钟铸成那天,全寺僧人都来观看。那口由仇恨之剑铸成的钟,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再不见当年的戾气。

玄衣轻轻敲响它,钟声清越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放下与救赎的故事。

“施主今后有何打算?”静慧问。

玄衣望着远山,微微一笑:“我想云游四方,帮助那些如我一般被仇恨所困的人。或许有一天,我会回到这里,正式剃度出家。”

静慧点头:“无论施主作何选择,记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不在寺中,而在心中。”

玄衣在寒山寺又住了半月,然后告别众僧,踏上了新的旅程。临走时,小沙弥慧明送他到山门外,塞给他一个小包袱。

“里面是斋饭,路上吃。”慧明说,“还有一尊新刻的木佛,比上次那个好看些。”

玄衣摸摸他的头:“谢谢你了,小师父。”

下山的路似乎比上山时轻松许多。玄衣不时回头,看那寒山寺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钟声依旧悠悠传来,但这次,那钟声不再让他心烦意乱,反而让他心境平和。

路上,他遇到一队镖师,护着几车货物前行。曾几何时,他看到这样的队伍会心生厌恶,因为赵天雄也曾是镖师。但今天,他却能平和地与他们打招呼,甚至接受他们的邀请,一同走了一段路。

为的镖师是个爽朗的汉子,一路上说个不停。他说起家中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说起走镖途中遇到的趣事,也说起江湖上的恩怨情仇。

“最可惜的是苏家那桩惨案,”镖师叹道,“江南富苏老爷,多好的人啊,乐善好施,却落得那般下场。听说只有一个小儿子侥幸逃生,不知流落何方。”

玄衣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苏家?可是十年前被天煞帮所害的苏家?”

“正是。”镖师点头,“后来天煞帮解散,帮主赵天雄也不知所踪。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出家了。要我说,这种人,死有余辜!”

玄衣沉默片刻,轻声道:“仇恨只能生出更多仇恨。就算找到赵天雄,杀了他,苏家三十八口也不能复生。”

镖师惊讶地看着他:“小兄弟年纪轻轻,见解却不凡。”

玄衣微微一笑:“不过是最近才明白的道理。”

当晚,他们在路边客栈投宿。夜深人静时,玄衣取出慧明送他的木佛,在灯下细细端详。这尊木佛比之前那尊确实精致许多,尤其是那双眼睛,慈悲中带着智慧,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忽然明白,静慧为何选择出家,为何日夜诵经念佛。那不是逃避,而是担当——担当自己的罪孽,并以余生来偿还。

第二天告别镖队时,镖头塞给玄衣一个钱袋:“小兄弟,看你不像江湖人,这些盘缠你拿着,路上总会用得着。”

玄衣本想推辞,但看对方真诚的眼神,最终还是收下了:“多谢兄台,他日有缘,定当回报。”

镖头哈哈大笑:“江湖相逢即是缘分,说什么回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