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团宠小公主 > 第114章 文化炫技时刻(第1页)

第114章 文化炫技时刻(第1页)

万国博览会的文化展示区。

老书法家王墨斋往紫檀木桌前一坐,那派头,活像要放大招。

他慢条斯理地铺开丈二宣纸,蘸饱浓墨,手腕猛地一抖,狼毫笔就在纸上“唰唰”游走。

眨眼间,“万国来朝”四个大字力透纸背,笔锋跟刀子刻的似的,围观的百姓扯着嗓子叫好:“老爷子这手绝活,绝了!”

斜对面,金碧眼的西洋画家卢卡斯,正忙得满头大汗。

他架着画架,调色板上挤满了,红的蓝的黄的油彩,跟打翻了颜料罐子似的。

这家伙盯着远处的泉州港,画笔在画布上飞涂抹,没一会儿,波光粼粼的海面、密密麻麻的商船桅杆,还有熙熙攘攘的集市,全跃然纸上。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踮着脚瞅了半天,奶声奶气地问:“洋先生,您这画咋跟照镜子似的,连船上飘的小旗子都一模一样?”

楚知夏在人群里挤得够呛,好容易钻到前排,眼睛突然亮得跟灯泡似的。

她跑到两位艺术家跟前,髻上的珍珠步摇晃得叮当响:“王老爷子!卢卡斯先生!咱玩波大的!来个中西合璧咋样?您老在宣纸上题字,卢卡斯先生配上水墨画,保准炸场!”

王墨斋捻着白花花的胡子直皱眉:“公主殿下,水墨讲究留白,西洋画浓墨重彩,这能行吗?”

还没等他说完,卢卡斯已经激动得满脸通红,大楚话都说不利索了:“我喜欢!就像我们那儿,红酒配奶酪,看着不搭,吃起来绝了!”

说干就干!王墨斋重新铺开宣纸,深吸一口气,手腕一沉,“海纳百川”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地落在纸上。

卢卡斯托着下巴盯着墨迹琢磨半天,突然抄起一支细毛笔,在空白处“刷刷”勾出几道曲线。

旁边看热闹的人急得直跺脚:“这画的啥呀?”结果没一会儿,几道墨痕就变成了翻滚的海浪,浪尖上还落着一只展翅的海鸥,活灵活现的。

当这幅混搭作品亮相时,现场先是“轰”地一下安静了,紧接着爆出雷鸣般的掌声。

波斯商人阿里瞪圆了眼睛,大胡子抖得跟筛子似的:“神了!既有大楚的仙气,又有西方的鲜活劲儿!”

楚知夏趁机举起画,扯着嗓子喊:“乡亲们!文化就跟炖菜似的,酸甜苦辣搁一块儿,才有灵魂!”

这边还没热闹够,那边戏台已经“咚锵咚锵”敲起了锣鼓。

京剧演员,一身绣着金线的蟒袍,往台上一站,气场全开。

他水袖一甩,足有两米长,唱到高音处,那嗓子清亮得能穿透展馆顶棚。

台下的外国商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威廉直接摘下礼帽当扇子扇,嘴里直嘟囔:“我的老天爷,这声音比教堂的管风琴还带劲!”

越剧上场又是另一番光景。

女演员们扮相柔美,水红色的戏服随着舞步轻轻飘动,吴侬软语的唱腔甜得像蜜饯。

法国商人掏出小本子疯狂记录,嘴里念叨着:“这得写进我的游记里,比巴黎歌剧院还勾人!”

楚知夏瞅准时机,扯着嗓子喊:“想过戏瘾的朋友,这边请!免费穿戏服,还能学唱两句!”

好家伙,这话一出,戏台旁的体验区瞬间排起了长队。

阿拉伯商人裹着长袍、戴着凤冠,扭扭捏捏地甩水袖;

欧洲姑娘穿着蟒袍,举着长枪摆造型,差点把道具戳到别人脸上。

最逗的属威廉。

这老兄把脸上画了脸谱,还非要挑战京剧武生的跟头,结果刚翻了半个,“扑通”一声摔在垫子上。

他红着脸爬起来,还强撑着面子:“这比骑马难多了!不过这行头,往街上一走,指定能当英雄!”

周围人笑得直不起腰,楚知夏赶紧递上一面小铜镜:“威廉先生,您这花脸扮相,回欧洲能上画报头条!”

威廉捏着铜镜的手都在抖,镜里映出张花花绿绿的脸——额头抹着大红,眼角挑着金线,活像刚从年画里钻出来的将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