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枕头下的袋子被谭晖郝轻松够到,情迷时袁春希因为他这举动疑惑,从哪儿开的这个东西,喘着气问:“你什麽时候去买的?”
谭晖郝撕开包装袋,淡定道:“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顺带拿了几盒,知道你这儿没有。”
袁春希大腿根这块被他挠得发痒,蹙眉掐他手臂,不耐烦道:“快点,疼死了。”
这一晚两人都没睡好觉,早上老太都煮粥自己吃好了,在隔壁邻居家聊了半天,才听见院子里袁春希的说话声。
袁春希被谭晖郝抱着去卫生间,门哐当一关独留谭晖郝吹冷风,直到早上六点还不消停,要不是後院鸡鸣声把人吵醒,非得睡到日上三竿。
打着哈欠任由谭晖郝伺候她,喝粥都是拿着粗吸管,半侧在沙发上,一晚上没睡好,黑眼圈就重了,湿纸巾擦着手指,干净後还是用手腕揉眼睛,这手就是脏了,一晚上两个盒子没了,腰酸背痛不说,她好处是没占到。
谭晖郝神清气爽地得应心手伺候她,抱着人是片刻不松手,“生气了?你不惹我会这样?”
口嗨和挑衅,袁春希改变不了的小毛病,累得到现在都没缓过劲,虚脱地靠着他胸膛,嘴巴还凶,“神经,今天不许碰我,碰了你就和小黄狗一起睡,你比它还要狗。”
谭晖郝被骂就是笑,不过小黄狗可不高兴了在门框边趴着叫了几声,这是老太去年夏天在田地里捡的,因为麦子颜色和他毛发相似,脚还踩到它尾巴,听见叫声问了一圈都不知道是谁家的,老太就抱回来了。
一直叫它小黄狗,是因为两人都不会取名字,谭晖郝瞅了眼,觉得这条狗和袁春稀有相似之处,眼睛都很大。
“你什麽意思?我的眼睛明明比他大多了。”袁春希睁大眼睛弯腰凑近小狗,一定要比较谁打谁小,小黄狗因为她突然靠近而往後退,尾巴也不摇了,像是受到惊吓嗯哼一声。
谭晖郝笑得爽朗,玩笑道:“春妮子,狗都嫌。”
袁春希呵呵一声,从他腿上移开,外面阳光正好,今天又是年二十七,轮到自己县庄赶集,便想着带他去赶集,顺便准备一些过年送礼的礼盒。
谭晖郝买给老太的东西都没车上拿下来,袁春希知道後做了个决定,“你买的这个回头一起送给我那些表叔伯表大爷,平时照顾我老太也辛苦,你给了她,等走了她还得再跑一趟,不如晚上我们亲自去送,提前见个面,省得吃席那一天不知道你长什麽样。”
就算关系不亲,但该有的礼貌和上门都得有,不想落人口实,这是袁春希的想法。
谭晖郝点点头,先是搬东西放在大门里面的空架子上,又带着人往集市去,导航上面不显示,但袁春希记得路,那条路往哪转都门清得很。
“你看到那家小店了吗?以前和我哥去吃还是个小推车,现在已经买下店铺做大生意,还给家里孩子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夫妻俩借着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现在算是享福了,不用每天早起晚睡。”
袁春希说着路边每一个小摊,从小吃到大,但面孔也不敢认,可是走在路上总会有人喊出她的名字,毕竟从小到大脸几乎没什麽变化。
“春妮子?”突如其来的喊声让袁春希回头,是一位短黄发的中年女人,面上很熟悉但她不记得叫什麽名字,只好喊了声阿姨,声音也耳熟。
女人憨厚的面庞和满是老茧的双手,走近後袁春希才依稀想起一些事情,只随便聊了几句便目送她离开。
袁春希也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十年前还喊得出名字,现在却只是一声阿姨不过她也想得开,人生每个阶段都会碰到不同的人,同样她也就成为别人所遗忘的那一个。
“吃烤串,这家的串放到卷饼里特别好吃,相信我。”走进小吃街,袁春希就开始推销各种吃的,尤其是最大的一个卷饼,其实是她自己想吃。
两人戴着手套都要十指紧扣,谭晖郝从口袋里拿出钱包,到现在还没习惯用手机支付,而农村集市也多是现金,老人和小孩很少有智能手机。
铁锅烙着饼,很快鼓起来然後在里面戳个洞,把炒好的菜包进去又卷起来,烫乎乎的在手里,谭晖郝这铁手抓着好像不怕烫,袁春希咬了上面被冷风吹的那一口,味道还是老样子,身边的人从哥哥袁方换成另一半谭晖郝。
“原先这里是一个卖鸡的老人家,我哥牺牲後就再也没见到他,後面再来集市买卖东西,听到旁边大叔说生病走了,和我哥同一天走的。”袁春希略微伤感提及老人,别人对她的好会记很久,每次她来买鸡肉,大叔都打半折,有的部位不要钱直接送给她,袁方留在部队第三年,拿着他的工资给大叔好几百,算是补回那几年照顾他们家穷不收的钱。
童年的记忆并非完全忘记,而是她只有走在这条大马路才会想起那些过往,挽着谭晖郝胳膊继续往前走,车辆停在马路边也不怕自行车三轮车剐蹭。
谭晖郝收紧手,揽着人在怀里,停在一家面条摊位前,“吃点热乎的,饼凉了。”
谭晖郝早上喝了点粥没吃饱,袁春希这肚子又塞不下多少东西,跟在他旁边反而吃得很撑。
“回去要买点粉丝饼给我哥,他可喜欢了。”袁春希不忘提醒,她记性可不好,经常容易忘事,谭晖郝应下後把她脸颊上的碎发把耳朵後理,风吹得她都睁不开眼,“往里面坐一点儿,洗了冷气回头不停打嗝。”
人头攒动的集市很是热闹,曾经袁春希是跟在袁方後面卖东西,也曾独当一面学习哥哥,和集市上的很多大人聊天,懂得怎麽让别人买自己手里的东西。
现在她像是一个游客,观察着每一个过路人,这里面许多老人都像老太辛苦一辈子,如果不是哥哥袁方争气,或许老人家还像他们一样到老还要努力养活自己,也有像她一样的孩子,很小就懂得赚钱之道,陪着父母共同做生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才会更加珍惜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