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少年夫妻 > 22不能留(第3页)

22不能留(第3页)

“今年周行之不来,联试也少了几分意思。”薛雍阳道。

如此一来,魁首便手到擒来了。

“听我姐说,好像又寻医去了,身子更重要嘛。”

薛雍阳点点头。但如果是他的话,宁愿耽误寻医也会来参加三院联试。

忽地,沈令襟朝某个方向挥了挥手,喜笑颜开地喊人,“成君!”

对方闻声走了过来。

是陆成君,那位声名鹊起的陆家嫡子,一个与薛雍阳没有交际的人。

沈令襟跟谁都玩得开,薛雍阳对他的交友之广早已见怪不怪,只是在一旁有礼地颔了颔首,算是打招呼了。

沈令襟与陆成君寒暄了几句,又勾住薛雍阳脖子笑道:“当年我们第一次参加三院联试时,与你年纪相仿。可惜在最后一轮走马观花,没有捞着什么名次。”

薛雍阳抬眉不语,冷艳地站着,只在心里想,在陆成君的年纪能来三院联试最后一轮长长见识已经很好了。

陆成君淡笑,笑意温和,神色谦逊,说的话和他心里想的一样。

“我也只是来长长见识。”

好一个长长见识。

最后一轮的学子排名由监考官倒着公布,只会公布入了前五十的人。每一个名字出来时都是满堂喝彩,直到监考官公布了榜眼,是薛雍阳。

殿中人群诧然一瞬,随即高声喝彩。只有薛雍阳浑身血液从头到脚凉了心透,不可置信地看向监考官,发不出声。但已经没有人在意他了,众人只想知道谁是魁首。

魁首是陆成君。

当年薛雍阳因为觉得自己年岁小而心安理得拿不到的魁首,在他认为自己唾手可得的时候,被年岁小的陆成君拿到了。

他无话可说,只余怔怔。

而监考官身旁的陆成君依旧噙着浅笑,笑意与刚进大殿时并无不同,神色谦和地向众人道一句承让。

“最后一轮结束后,令襟陪着雍阳一道回来。我在府门前候着,他一见我,眼眶就红了。”

薛母忆起当时景况,还是有些心疼。

“后来还赌气一阵子,不愿听旁人说陆字。”

世间憾事,莫过于磨尽少年心气,蹉跎天之骄子。薛时依望向薛雍阳,眼神愧疚,她只记得有段时间他心情不好,却不明白那是他刻骨铭心的失意。

薛雍阳递去一眼,“愧疚什么?是我觉得别扭,不让爹娘提起的,不想丢了当哥哥的颜面。”

其实就算薛时依知道,他也不会失去哥哥的尊严。毕竟薛时依是个没心眼的,只会甜甜地过来抱着哥哥的手臂,把她喜欢的蜜饯都送给他,让他高兴起来的妹妹。

薛雍阳只是过不去自己的坎,他如坠湖的一把染血利剑,不停下沉,却摸不到底。

“不过我最后还是想开了。”

薛雍阳现在早就褪去年少的傲气,坦然无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并非事事都能如我所愿,我没拿到魁首,也不意味着我撑不起薛家。”

“况且陆成君的处境比我还差。大景开国时陆氏也是世家大姓,但接连几代子孙都青黄不接,无出类拔萃者,地位隐隐不保,直到陆成君父亲这一代才又有了起色。陆成君的责任一点不比我轻。”

陆成君的出现,更是让人感慨陆家气运仍在。

因为他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天假仪质,神授聪明,三岁吟诗,五岁便能作文章,三院联考最年轻的魁首,年少成名,被太子亲自选做侍读,从此陆家也与东宫牵上线,青云直上。

“但我那时不喜陆成君,才不是因为他赢了我。”

薛雍阳顿了顿,闭眼,“好吧,是有一点。但更多是因为我不喜他那副姿态。”

后来他不断回味那日陆成君的浅笑,只觉得谦逊温和是错觉,眼底的冷淡与不在意才是真。

陆成君并非真的来长见识的,他就是直奔魁首而来,并且笃定自己能拿到。

他比薛雍阳还心高气傲。

*

日头越来越烈,薛雍阳顶不住,溜回自己院中睡觉了。薛夫人命人收了茶席,和薛时依进屋说话。

她让薛时依在铜镜前散下墨发,又亲自上手梳理,然后给她编近来京城贵女流行的发髻。

“成婚后,那那孩子可曾给你绾过发?”

“他绾得很好。”薛时依实话实说。

“画眉呢?”

“熟能生巧。”薛时依脸颊微红。

薛母笑着点点头,“不错的。”

她微叹气,“我不曾知晓你们前世的经历,但从你这里听来,他是个不错的郎君,且你又心仪他。”

“你与雍阳骨肉至亲,在薛府中相生相伴尚有误会,更何况与陆成君呢?依娘之见,往日之事不可追,若今朝有情,也不要埋没了自己的心意。”

薛时依看着镜中年轻娇艳的脸庞,慎重点了点头。

“娘,我会好好想想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