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大秦当农民 > 第106章 边关捎来战报信独撑家业志更坚(第2页)

第106章 边关捎来战报信独撑家业志更坚(第2页)

一个年轻媳妇举手:“我来!我家男人也在边关,我不能光等着。”

“我也是!”又一个老妇跟着应,“地荒了,秋后没粮,哭都来不及!”

接连七八人报名。麦穗记下名字,分好班次,回头才看向里正:“赵里正,规矩是人定的。现在地里没人,饭没人做,活没人干——您说,是守规矩重要,还是活命重要?”

里正脸色铁青,却没再开口。

石磨吱呀响起,第一班人开始推磨。麦穗亲自上手,教她们匀加麦、控粉粗细。月光渐隐,晨光洒在磨盘上,细面如雪般落下。她袖口卷起,额上沁汗,鹿皮囊挂在腰侧,随动作轻轻晃动。

到了午时,共食灶重新升火。这次不是粥,而是细面煮的糊汤,配上盐渍马齿苋和蒸南瓜。三十多人排着队取食,秩序井然。有人喝完一碗还舔了碗底。

“这面真香!”一个孩子仰头说,“比过年吃的还细!”

麦穗笑了:“以后天天有。”

傍晚时分,耶律齐赶着三车黍米种子进村。村民们围上来,看着金黄饱满的谷粒,眼里都亮了。阿禾指挥人手一袋袋搬进仓房,末了擦擦汗,笑着对麦穗说:“柱子哥回来,怕认不得自家田了。”

麦穗站在仓前,望着忙碌的人影,轻声道:“不是认不得,是该认得新样子。”

夜又深了。磨声未停,第二班妇人接了岗。麦穗在仓房清点完最后一袋种子,正要走,忽然听见外头一阵争执。

“这面凭什么给她换三升?我也翻了一天地!”是赵家大嫂的声音。

“她家孩子病了,多干了半亩。”阿禾在解释。

“那我也病!我也多干!”对方不依。

麦穗走出来,没说话,只从袋里抓了把细面,在月光下摊开掌心。

“面在这里。”她说,“谁出力,谁拿走。明天起,记工牌——干多少,记多少,凭牌领粮。谁想多拿,明早五更来排队。”

人群静了静,有人点头,有人撇嘴,但没人再吵。

她转身走向共食灶旧址,脑子里盘算着明日供餐的分量。阿禾跟上来,低声问:“要不要给赵家大嫂多加半升?省得闹。”

“不能加。”麦穗摇头,“一碗饭可以匀,规矩不能破。今天给她多加,明天人人都要多加——到时候,面不够,人就散了。”

阿禾沉默一会儿,忽然说:“你比柱子哥还像当家人。”

麦穗没接这话。她抬头看了眼月亮,又摸了摸腕上的艾草绳。绳子已经旧了,边缘起了毛,但她一直没换。

远处磨声依旧,石磨转得平稳有力。她正要迈步,忽见地上有样东西反着光。

她弯腰捡起——是一块陶片,边缘裂开,内壁还沾着点盐渍。

她盯着看了几秒,慢慢将它放进鹿皮囊。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