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与粽叶的清香漫进雍郡王府,书房檀书架前,胤禛端坐在圈椅上,捏着卷《资治通鉴》,书页停在“汉景帝削藩”那卷,却久久未翻——清冷的眸子里映着窗棂的影子,显然是在思忖着什么。
索额图已经打入宗人府,活不了多久了。
刚和好没多久的帝王父子,又闹了几场,弘晖虽能适当软化父子关系,却无法改变渐行渐远的父子关系。
权力,政治,不是亲情可以完全左右的。
帘钩轻响,宜修的身影伴着细碎的珠钗声进来,一袭粉红绣缠枝莲的褙子,外罩月白比甲,鬓边簪着支赤金点翠的端午节景簪,手里还提着个食盒,显然是刚从小厨房过来。
胤禛见状,当即放下书卷起身,嘴角下意识漾开一抹浅笑,那笑意刚达眼角,却见宜修身后探出半张清秀的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哥。”胤禌的声音带着点怯生生的讨好,他穿着件月白杭绸袍,身形比同龄人单薄的多,眉眼清秀温和,较之胤禟的艳色,多了几分文弱之气。
胤禌探着身,偷偷瞥了眼宜修的脸色,缩了缩脖子。
宜修无奈地摇了摇头,莲步轻移至桌前,将食盒放在案上,先给胤禛递了杯温好的梅子酒,才转头看向胤禌,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十一爷既然来了,便坐下说吧。只是有些话,我今日得说透——你既已定下承继七叔的爵位,出宫开府、选福晋打理家事,是宗室规矩,也是为你自己好,有些事儿不能再拖了。”
这已经是宜修这个月来,第六次催胤禌选福晋了。
不是谁都能像胤禌这般自己选福晋的,能选就不错了,居然各种推诿。
宜妃也好,自己也好,耐心即将告罄。
胤禌刚挨着凳边坐下,闻言又腾地站起身,清秀的脸上满是窘迫,看向胤禛时眼神带着求饶:“四哥,你晓得我的身子骨,自幼汤药不断,娶了福晋岂不是拖累人家?再说府里的事,有长史和嬷嬷打理,也未必非要福晋不可。”
胤禛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扳指,看着胤禌单薄的肩头,眸子里泛起一丝真切的怜惜。
宜修暗暗翻了个白眼,想多了,胤禌可是京城贵女们追逐的香饽饽。
体弱不能生养,若是在女子身上,自然是千难万难的,可若是在男儿身上,女子可就轻松了。
没有生养的负担,还不必在婆母手底下讨生活,人要是死的早……还能在王府当太福晋,荣华富贵一生!
显然,胤禛是想不到这一点的。
只觉得胤禌这些年虽精心调养,却始终体弱,语气难得透着几分打圆场的温和。
“十一弟的身子是头等大事,婚事暂且不急。左右他还未开府,先在府里养着,慢慢再议不迟。”
“还是四哥疼我!”胤禌眼睛一亮,忙躬身道谢,迎上宜修冷冷的目光,赶紧缩了缩脖子。
宜修端起自己的茶盏,呷了一口,冷哼一声:“爷就是太惯着他!皇家子弟开府无福晋,传出去像什么话?再说宜妃娘娘那边,也在替他着急呢。”
这话看似抱怨,实则是点醒胤禛:胤禌的婚事,不止是他个人的事,还牵扯着翊坤宫宜妃一脉的体面。
胤禛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给胤禌使了个眼色。胤禌心领神会,忙躬身道:“四哥、四嫂,我去看看弘晓、弘阳他们包粽子,就不打扰你们说话了。”
说罢,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临走前还冲胤禛比了个“感激”的口型。
喜欢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请大家收藏:dududu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