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36章 天地为书处处皆道(第1页)

第36章 天地为书处处皆道(第1页)

修行之趣:三才奥秘,性命真如

第一章:天地为书,处处皆道

楚根坐在清玄峰的崖边,手里没有捧着任何典籍,只是望着远处流转的云海。阳光穿过云层,在他指尖投下斑驳的光影,天地元气随着他的呼吸轻轻起伏,像在与他低声交谈。

“修行的乐趣,不在终点,在途中。”他忽然轻笑出声,指尖划过虚空,引动一缕木行元气,在身前凝成一片翠绿的柳叶。柳叶随风摆动,脉络清晰可见,每一丝纹路都暗合着天地间的生长之道。

这是他最近才品出的滋味。以往修行,总想着尽快突破境界、掌握更强法术,像在追赶什么;如今却觉得,修行更像一场漫步,路边的一草一木、山间的一风一石,都是蕴含至理的书卷,读来趣味无穷。

就像这枚柳叶。楚根用指尖轻抚叶片,能“看”到木行元气如何顺着脉络流动,如何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如何在阳光下完成光合作用——这便是“地”与“天”的交融,是“三才”中“地”与“天”的对话。而他能感知这一切,便是“人”与“天地”的共鸣。

“天地人三才,从来不是孤立的。”楚根想起藏经阁中《三才通论》的开篇,“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三道交织,方有世界。”

以前读这句话,只觉得是抽象的道理;如今在这枚柳叶中,却读出了具体的意涵。天的阳光雨露、地的土壤滋养、柳叶自身的生长之力,三者缺一不可,这便是三才在一株草木上的体现。

他试着将这种感悟融入练剑。以往练“流云十三式”,总想着剑招的精妙、法力的运转;现在挥剑时,他会去感受风的方向、脚下大地的沉稳、体内气血的流动——让剑成为连接天地人的媒介,剑势便越圆融,仿佛风从地起,剑随天动,人合其中。

一次在演武场练剑,楚根的“归墟”式刚使出,天空恰好飘过一朵云,云影落在他剑招笼罩的范围里,竟与剑势的轨迹完美重合。旁观的弟子啧啧称奇,说他“剑动云随”,楚根却知道,不是他引动了云,是他的剑势顺应了天地的节律,与云的流动产生了共鸣。

这种“与天地共鸣”的乐趣,远胜过单纯的力量增长。他开始花更多时间去“观察”而非“修炼”:

他会蹲在灵脉泉边,看泉水如何从石缝中涌出,如何汇聚成溪,如何蒸腾成雾,感受“水行天道”的润下与周流;

他会坐在剑庐的灵火灶前,看碧火如何舔舐铁坯,感受“火行天道”的炎上与转化;

他会在暴雨天站在山顶,感受雷电劈开云层的威势,体会“金行天道”的肃杀与通明;

他会在春耕时去蜀山的灵田,看种子如何破土而出,领悟“木行天道”的生与坚韧;

他会抚摸剑庐的玄铁砧,感受其历经千锤百炼后的厚重,品味“土行天道”的承载与稳固。

每一种观察,都像翻开一页新书,让他对天地至理的理解更深一分。而这种理解带来的喜悦,比突破一个小境界、获得一件稀有材料,要真切得多。

“原来修行的乐趣,就藏在这些细微的感悟里。”楚根望着崖下随风摇曳的竹林,心中一片澄明。不是非要惊天动地的奇遇,不是非要长生不死的目标,能在一草一木中读懂天地,能在一剑一式中合于三才,本身就是极有趣的事。

第二章:万物为师,进化之趣

楚根的锻剑室里,多了一个奇怪的角落。那里没有铁砧、风箱,只摆着几个陶罐,里面养着不同的妖兽内丹、奇异矿石、灵植根茎——这是他的“三才实验室”,用来观察万物的“进化”之理。

他觉得,修行的本质,就是生命的进化——从凡体到练气,从懵懂到明悟,都是生命在不断突破自身局限,与天地更深度地连接。而万物的进化,都藏着三才运转的奥秘。

陶罐里有一块“活铁矿石”,是他从万兽谷深处寻来的。这种矿石能像生物一样“呼吸”,吸收天地元气缓慢生长,表面会不断凝结出新的铁晶。楚根每天都会用真气探查它的变化,记录它吸收的元气属性、生长的度、铁晶的结构。

“你看这铁矿石。”楚根指着陶罐,对前来讨教锻剑的师弟说,“它吸收天的元气、地的矿脉精华,自身不断凝结铁晶,这就是它的‘进化’。天、地、己,三者共同作用,和我们修行何其相似?”

师弟恍然大悟:“难怪师兄锻的剑越来越有灵性,原来你是在学这些矿石‘生长’的道理!”

楚根笑了笑。确实,他最近锻剑,不再是简单地熔铸、敲打,而是模仿万物的生长规律:像活铁矿石一样,让剑坯在灵火中“呼吸”元气;像灵植生长一样,让剑纹的脉络自然延伸;像妖兽内丹凝聚一样,让剑的灵性慢慢沉淀。

他为松风峰的林清锻“松纹剑”时,特意去后山观察了千年古松。看松树如何扎根大地,如何枝干向天空舒展,如何在风中保持坚韧。锻剑时,他便让剑脊如松根般沉稳,剑刃如松针般锐利,剑纹如松皮般古朴,甚至在淬火时,用了带着松脂香气的灵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剑成之日,林清握着剑,竟能闻到淡淡的松涛声,挥剑时仿佛有松风相助,威力比寻常灵兵强了近半。“这剑……好像有松树的魂!”林清惊叹道。

楚根的乐趣,正在于此——通过观察万物的进化,领悟其背后的三才之道,再将这种领悟融入自身的修行、锻剑、生活,看着自己的生命也像那活铁矿石、那千年古松一样,不断成长、进化。

这种进化,不仅是力量的增强,更是“感知”的拓展。

以前他的“探灵术”只能感知元气的属性和大致方位;现在,他能“看”到元气流动的轨迹,能“听”到不同属性元气碰撞的声音,能“尝”出灵草蕴含的五行偏性。

一次在药庐帮林师姐辨认草药,楚根只是指尖碰了碰一株“隐灵草”,便说:“这草吸收了太多阴属性元气,根部已经有些腐朽,若用来炼丹,会影响药效。”

林师姐将信将疑地挖开草根,果然现根部有黑色的霉斑。“你怎么知道的?”她惊讶地问。

“能感觉到。”楚根笑道,“它的生机在‘哭’,被阴寒之气压制了。”

这种“与万物对话”的能力,让他对“人道”的理解也更深了。所谓“人道”,不仅是人的修行,更是人如何理解自身、如何与万物相处、如何在天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开始尝试用“三才之道”调解蜀山弟子间的矛盾。有次两位弟子为了一株“双生花”争执,一人说花靠他的灵泉浇灌才能开花,该归他;一人说花长在他负责的灵田,该归他。

楚根恰好路过,指着双生花说:“你们看,这花一株双蒂,一蒂向阳,一蒂向阴。向阳者得天之助,向阴者得地之养,缺一不可。你们一人供水(近于地),一人护田(近于天),不如将花摘下,一瓣入药,一瓣留种,种在你们灵田的交界处,让它继续得你们二人之助,岂不是更好?”

两人听后,茅塞顿开,欣然同意。楚根看着他们和解的背影,心中生出一种奇妙的满足感——这种通过理解三才之道化解矛盾的乐趣,是单纯修炼无法比拟的。

他渐渐明白,生命的进化,不止是个体的强大,更是与世界连接方式的丰富。能从矿石中读懂坚韧,从草木中学会生长,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这本身就是极精彩的进化。

第三章:至理无穷,专研之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