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这些话使得在场的人皆是爽朗一笑,他们各自看了眼彼此,明知还有正事,心中明镜止水般,全都默不作声了。
再多大的仇怨,或者是不稀罕,都是需要明面上的面子,所以都不会互相揭穿。
他们自是会有人喜丶有人仇丶有人怨,该当如何,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楚玉琼收起和他们玩笑的性子,扫了一圈,见着每人脸上的表情,道:“人来齐了,都是老熟人了,我就不和你们见外了,别的事我同你们一道算不上什麽,有些事我不出面是知道的,就别以为能瞒得住我了。”
“是觉得我较真也好,觉得剿匪不重要也好,我既然来了,就不可能坐视不管,那与不讲诚意没有担当有何不同?”
“我身为常胜将军,没有多大的本事,我一人真做不来,靠的是我的部下以及无数的士卒。”
一人难敌千万,一箸在手易折。
这麽简单的事,懂得是懂得了,就是不好说不好做。
帐内陷入冰点,没有人要开口说话,都在看着楚玉琼,在她看过来时,有人不自在的转开,就是不和她有目光上的对视。
她说着,忽地笑:“我说的不是为了要打压谁,只是要看自己的良心,是否在着,我与诸位相识一场,无论好坏都不会给你们难堪。”
“你们之中有人投机取巧,我给次机会不会怪罪。”
楚玉琼的一番话,让几个人羞愧难当,面色如土,似是被说到心坎上去了,无论如何藏,都能被看穿。
都以为她不会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奈何不了,可她没有直接说出是谁,更没有怪罪下来。
对待剿匪,不会轻易尝试,一是因为太麻烦了,二是这剿匪伤财,比不管着还要不划算。
养寇自重,自是这般道理。
这早就是共识了,当初是有着初心,经过岁月的洗礼,叫人变动,不再是当年。
拿着数不尽的钱财,都和匪寇有联系,就是派来了大臣来负责,都没有能力能成功。
一声声地轻叹,有人出了声:“楚将军所言极是,我们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你多多包涵,勿怪。”
都有了出头鸟,应和声越来越多。
“是啊,我这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是没做好。”
“这也怪我。”
“怪我…”
楚玉琼倒是没有说什麽,只问了该问的事,还有未做的馀事,是打算轻拿轻放了。
遂而官员一一说出自领的成果,以及剿匪事宜。
楚玉琼安静听着,只到了有误差才出言询问。
索性剿匪是有效果的,再说了,胡略领了事,依照他的性格来看,是没有耍什麽花招,一直在好好办事。
在她主帐之中,都是叫得出名字的官员,他们都在办事儿,就是有异心的,经了今日这麽一着,就安生了不少。
楚玉琼是说得好听,也是打得一手亲情牌,没有在这麽多人面前报出是何人有贼心,即是给了面子也是给了机会。
她如果要来硬的,肯定是行的。
可这不是动动武力就行的通的,要是如此,只会适得其反,更多人串通起来,明着暗着来挤兑她。
楚玉琼一生光明磊落,从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也知道在人情世故上,不能做到死。
任何事都要留下三分薄面,日後好相见,若是她主动揪出,还下令处死,不仅得不到皇帝的理解妄自杀害朝廷命官,他们也会想着在她这里也是死路一条,为什麽要坦白。
未免春风吹又生,还不如将她斩草除根了。
楚玉琼是按道理行事,她都明面说了,要是再来犯错,就不怪她不留情面了。
到说到了剿匪事宜的进展,大部分人都没拖着不说,也有好奇楚玉琼要如何做,就问了那些山匪要怎麽处置。
“楚将军要作何打算?”
“是要招安麽。”
楚玉琼面上不显分毫,淡声道:“那要看他们有没有本事得到招安了。”
对于剿匪,是有招安,这是将伤害转为利益话,要想不废一兵一卒,就是有着这麽个事。
但这招安也不是随意就来招安的,要看配不配。
要是他们拿来谈条件,更不应该有了。
官府又不是不能剿匪,哪能给他们谈条件,一般不允,更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楚玉琼才结束谈话没多久,胡略就回来了,她甫一擡头,这人一点都没有点生分的规矩,大步一走,就来到了她面前。
“怎麽样,我办事你放心,我都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