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信州,苏碗并未沉浸在京城的荣耀与那月下朦胧的情愫中,而是立刻投入了更为繁忙的事务。皇帝的金口玉言与咖啡官引推广江北的明确旨意,如同给整个苏记注入了强心剂,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信州刺史周文焕亲自督办,与苏承业所在的河工司紧密配合,咖啡的培育基地迅扩大,新的烘焙工坊和培训艺塾也加紧建设。苏碗则主要负责技术把控、人员培训以及与江北各地潜在合作者的接洽。
与此同时,她并未忘记苏记的根本。咖啡虽是招牌,但奶茶、各色创新饮子、果酱以及与云锦阁合作的香囊、精油等产品,依旧是苏记稳定收入的来源和吸引不同客群的法宝。她深知,多元化经营,方能根基稳固。
这日,苏碗正在总店后堂,与柳娘、娟子商讨新一季饮子单品的推出。娟子拿着账本,喜滋滋地汇报:“姑娘,咱们按您说的,将咖啡与牛乳、蜂蜜、甚至些许香料搭配,推出的那几款‘暖香咖啡’、‘蜜意拿铁’,在女客中反响极好,销量都快赶上传统的清咖了。”
柳娘也笑道:“还有咱们用咖啡渣混合香料做的‘咖啡香膏’,放在铺子里搭着卖,没想到竟也供不应求,许多客官都说气味独特,提神醒脑。”
苏碗点头,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让咖啡以更亲民、更多样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很好,继续摸索。另外,我之前让你们试做的,用咖啡粉加入面粉、鸡蛋、牛乳烤制的那个……嗯,暂且叫它‘咖啡糕’吧,试得如何了?”
负责后厨点心研的是一位从江南请来的老师傅姓李,闻言连忙上前回道:“东家,按您的方子试了几次,火候和配比调整后,如今成品松软可口,带着淡淡的咖啡焦香和回甘,既不苦涩,风味又独特,配茶配咖啡都极好。”
“拿来我尝尝。”苏碗道。
李师傅很快端来一盘刚出炉的“咖啡糕”,色泽棕黄,香气诱人。苏碗尝了一块,口感细腻,咖啡的苦香与牛乳的醇甜融合得恰到好处。
“不错。”苏碗满意地点头,“此物可以固定下来,作为我们苏记的招牌点心之一。名字嘛……”她沉吟片刻,想起那夜萧景致披在她肩上的斗篷,和那句“一品豆妃”的戏言,心中微动,笑道,“就叫‘一品豆妃’吧。”
“‘一品豆妃’?”娟子眼睛一亮,“这名字好!又贵气,又点明了用的是豆子,还透着那么点雅致!”
柳娘和李师傅也纷纷称好。
于是,“一品豆妃”这道点心,很快便在苏记各铺推出。其新奇的风味和别致的名头,立刻吸引了大量食客,尤其是那些对咖啡好奇又畏惧其苦的夫人小姐,更是对此物青睐有加。“一品豆妃”之名,不胫而走。
这日,苏碗正在后院查看新到的咖啡豆成色,周文焕夫人带着几位官家女眷来访。周夫人拉着苏碗的手,笑着对众人介绍:“这便是我们信州的宝贝疙瘩,苏碗苏姑娘!不仅那咖啡弄得好,这新出的‘一品豆妃’,更是让我家老爷都赞不绝口呢!”
一位穿着绛紫色衣裙、气质雍容的夫人尝了一口“一品豆妃”,细细品味后,惊讶道:“咦?这糕点竟真有几分咖啡的香气,却无其苦涩,反而甘香满口,真是巧思!”
另一位夫人笑道:“可不是嘛!这名字也起得妙,‘一品豆妃’,听着就让人想尝尝是何等绝色美味。”
众人皆笑。周夫人趁势道:“碗姐儿,过几日是我家老爷寿辰,想在府中设个小宴,不知可否劳烦你,帮着筹划几道新颖的茶点?尤其是这‘一品豆妃’,定要备上。”
苏碗心知这是进一步打开高端局面的好机会,自然应承下来:“夫人抬爱,苏碗定当尽力。”
周府的寿宴办得极为成功。苏碗不仅提供了“一品豆妃”,还特意设计了几款融合了咖啡元素、造型精致的创新点心,并亲自在现场展示了手冲咖啡,其优雅的仪态和清晰的讲解,再次赢得了满堂彩。
自此,“一品豆妃”连同苏碗巧手慧心的名声,彻底在信州乃至周边州府的上层女眷圈中传开。许多府邸举办宴会,皆以能请到苏记操办茶点、甚至苏碗亲自到场为荣。苏记的业务,也因此拓展到了更为利润丰厚的“高端定制”领域。
苏碗站在苏记总店二楼的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顾客,其中不乏乘坐软轿而来的官家女眷。她知道,“一品豆妃”不再仅仅是一道点心的名字,它正逐渐成为苏记品牌中,代表精致、创新与独特品味的一个符号。
而她,苏碗,便是这个符号背后,那个将异域豆香与本土风情巧妙融合的执笔者。前路漫漫,商机无限。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dududu一品豆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