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温振云是哪里人 > 上任(第1页)

上任(第1页)

上任

“将第一顺位安排成嬴诚飞,这样,皇帝就会退而求其次,选其他人。如果将第二顺位换成我们的人,痕迹未免太重,会引起皇帝和秦党怀疑。

将第二顺位换成秦党党羽,那便再多添一些秦党的候选人……秦党推荐的邱杉都这个德性,皇帝必不会再选秦党推荐的人。

邓义禹能力不错,为人也还算正直。邓文峰立场偏温相,毕竟是温夫人的兄长,邓氏一脉不会和秦党同流合污,皇帝会选谁,一目了然。”

张瑾说:“届时,行事那天,还望你看到起火後,迅速赶到货栈,一同作为证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嬴子骞一顿,原来在这等着他……

温振担心右金吾卫的人抱团挤兑邓义禹,经常有事没事去他负责的辖区转转,要麽逮胡世冲作陪,要麽逮温挺作陪。

一般当官人眼里,城西是个魔窟,是真一点不开玩笑,其魔幻在于,这里不仅是最繁忙的三教九流云集之地,还有着极其混乱的等级秩序。

在城西长期居住的,有汉人,胡人,汉胡通婚的混血儿。

倘若管理这片区域的是个汉官,那自然要偏袒汉人些,倘若管理这片区域的是个胡官,自然要偏袒胡人些。

即便脸上装得大公无畏,背地里也是假公济私。因此,你可以说汉人地位高,也可以说胡人地位高。

就夹在中间的混血儿最尴尬,两边都不帮。

城西被分成无数个坊区,汉官丶胡官所负责的区域交错其中,各自的权力割裂细碎,难以成团,相互压制。

所以可以看到,汉人到某些坊区横行霸道,经过某某坊区又噤若寒蝉,胡人亦如是。

加之汉人容易産生夷夏之防,主人心态,就容易趾高气昂。胡人本身迁徙到一个新地方,容易敏感不安,因此就更容易産生相应的丶激烈的对抗情绪,认为不受尊重……矛盾激增。

要管理这样的地方,没点本事还真不行。

这就是温振每次去城西观察到的。

每当看到胡人和汉人发生口角,要是不严重,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

有些事吧,旁人不插手,反而闹不起来。真闹起来,插手的人反而弄得里外不是人。要是引来里守,反而容易被责多管闲事。

从前他没个一官半职,不好管,现在只是个小小的九品校书郎,还是别掺和武官的事了。

但也不知是不是邓义禹调来城西,他有後台了,突然就看不惯了。

这日,他拉着胡世冲要到西市喝酒。

经过某路段时,看到一持叉武侯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胡贩非打即骂。

那胡人只是个小小的商贩,贩卖的是一些手工艺品,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做的。

那武侯掀翻胡贩的摊子不说,还将他推倒在地,用脚踢。

一旁的汉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胡人敢怒不敢言。

这已不是过度执法,简直就是恃强凌弱了,温振哪里能忍,上去就给那武侯一脚,骂道:“干什麽你!”

那武侯满脸怒气,但看温振和胡世冲两人的衣饰,又有点忌惮,说:“不要多管闲事,我在办差!”

“办什麽差需要将人打得鼻青眼肿?他反抗了吗?他还嘴了吗?他辱骂你了吗?他辱骂你不还有治安条例吗?哪条治安条例说你能这样打他?”

这里不是邓义禹管辖的坊区,但他管不了那麽多了。

胡世冲不想被这些小事影响心情,拉住他劝道:“算了,算了,振兄,不值得劳气!”

“不行,民族同化是老子爹提出的政策!”

温振转回看向那个武侯,“你敢无故欺辱胡人,我就让我爹把你逮到大理寺去,我还要参你上级,管教不严,放任下属,胡作非为!

在场有没有御史台的同僚?巡察使何在?给我参他,参他徇私枉法,欺压百姓!”

此话一出,围观者就如同沸腾一般,开始窃窃私语。

那些旁观的胡人神态都松弛了点,用突厥语小声地说着:“太好了,太好了,得救了……”之类的话。

更有甚者,敢小声直接用突厥语骂起那个武侯来。

武侯暗想别惹了樽不得了的大佛,见场面不对,僵着脸灰溜溜地跑了。

“怎麽走了?没理了?”

温振在他背後嚷着,却也知道见好就收,转而嚷起了:“诸位,如果这孙子日後还找你们麻烦,欢迎到温府找我,老子爹是中书令,老子不怕他!”

那武侯更显灰头土脸了。

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胡人都在为他叫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