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见阿允面露迟疑,忙摆手道:“我们这有啥好担心的?这集市上人来人往的,还有差爷在这儿巡着,能出啥岔子?你俩快去吧,别耽误了正事。”
元香只好做罢,带着阿允去了趟宝瓷斋。
没想到刚踏进宝瓷斋,元香便被店小二热情迎了进去:“元香姑娘,您可算来了,咱们掌柜这两日可是满城找你呢!”
“找我?可是出什麽事了?”元香一愣,心下略紧,明明和柳掌柜说好了七日後再来交货,难不成是上次那套茶器出了什麽差错?
店小二连连摆手:“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姑娘您一会儿问咱掌柜的便是,来,请。”
说话间,他已将元香和阿允引到了後院客厅,“您二位先喝口茶,掌柜的这就过来。”
元香刚捧起茶盏,一阵风便似地卷进屋来。
柳掌柜一身海棠红绣银藤纹的对襟长裙,乌发高束,额前几缕碎发因步履匆匆而微微凌乱。
阿允擡头看了柳掌柜一眼。
她脚步飞快,语气更快:“哎哟,我的祖宗,你可让我好找啊!”
元香看她风风火火的样子,不免心头一紧,但面上倒是未显,平静问道:“柳掌柜这麽急着找我,可是发生了什麽事儿?”
柳掌柜气都还喘匀,张口道:“元香,你可得再烧两套食具过来。”
元香一愣:“没记错的的话,上次不是说一套麽?怎还得要两套?”
柳掌柜苦笑着摆摆手:“唉,事情是这样的,那日县令夫人把你做的那套狸花猫茶具带了回去,还预定了套食具,说是要送给她的小女儿的,谁知一回家,她家仨女儿都看上了夫人手里的那茶具,全吵着要,闹腾了好一阵呢。
後来夫人让这仨孩子轮流保管,这才算罢休。
她又想起在我这儿只订了一套食具,忙派人来说务必再做出两套,样式别差太多,做好了同时送上府去,不然又得吵。”
元香听完,大概明白了缘由,一时哭笑不得。
她忍不住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个段子:千万别给双胞胎孩子送不一样的礼物,不然保准吵得天翻地覆。
她想夫人家的孩子可能年纪也比较相近,才会这样。。。。。。
她略一思索,才道:“两套食具的话,恐怕还得等上七日後才能交货。”
“可否再快些?”柳掌柜忙问。
元香有些为难,摇了摇头,“我家现在只我一人能做这东西,一笔一画皆出自我手,且上色与绘图都颇费时,烧制时也未必一窑就能全数成品,所以……”
柳掌柜听她说得认真,听到一窑未必能全数成品时觉得有些怪,但她做这行多年,也懂行规,知道有些手艺人不愿多泄技艺,便也没多问,省得惹人误会。
“也罢,”她叹了口气,“七日便七日吧,那我让人回复夫人还得再等些日子。”
“那就多谢柳掌柜体谅了。”元香真诚道,眉眼含笑地道了一声谢。
柳掌柜摆摆手,道:“你今日是来送那套做好的食具的吧?快来让我瞧瞧。”
她话里带着几分期待,也不知怎的,总觉得元香这次还能给她带来些惊喜。
元香便把身边的竹匣子轻轻放在几案上,解开绳结,揭开盖布。
匣中安稳地躺着那套食具,色调温润,形制雅致,边上还放着四只同系列的马克杯,杯身略高,线条圆润,色彩是以春桃般的淡粉为基调。
柳掌柜目光一亮,忍不住拿起其中的一个马克杯仔细端详,她自然见过这种杯身带着柄的杯子,不过在此地并不常见,也不流行。
她忍不住轻笑出声,这元香姑娘的手艺,竟还在不断精进。
眼前这整套,比起先前那套卖给县令夫人的,无论色彩丶画工,造型都更为细腻考究,分明又胜一筹。
杯身上的纹饰仍是那只憨态可掬的黄狸猫为主,底色自下而上晕染着一抹淡粉,渐淡如烟,柔和之中透着几分灵动。
一只杯子上竟画了好几个小场景,狸猫或卧或跃,神态各异,童趣盎然又灵动得很。
她一连看过去就看了许久,沉浸其间,心情不知不觉间也甚是愉悦。
风格实在鲜明,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她之手。
这一刻,她心头竟升出几分莫名的欣慰,暗道:自己当初,真真是慧眼识珠。如此年纪,如此手艺,只要不出差错,往後必是要名声在外丶名利双收的。
其实柳掌柜这麽急着找元香还有另外一原因。
她把手中的物件放下,擡头看着她,意有所指地问:“元香姑娘,不知这几日可有其他人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