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 第250章 新的格局(第1页)

第250章 新的格局(第1页)

沈清徽日记上的墨迹干透,被她仔细收起的那一刻,仿佛也为白石村持续了数月之久的李家风波,画上了一个彻底的句号。

然而,这终结并非沉寂的终点,一种无声却强大的力量,以村尾那座小院为核心,如同水波般迅扩散,涤荡着白石村乃至周边乡镇旧有的秩序,重塑着每个人心中的认知与边界。

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白石村的普通村民。以往,李地主家那高大的院墙、森严的门户,以及李满仓和他那些狗腿子横行乡里时带来的压迫感,如同无形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如今,阴云散尽,阳光似乎都变得格外明媚和公平。

清晨的井台边,不再是妇人们窃窃私语、抱怨李家盘剥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实实在在的喜悦。

“他婶子,听说你家大小子去林……哦不,是沈大家的工坊上工了?一天真能给十个工分?”一个端着木盆的妇人羡慕地问着旁边正在麻利打水的赵家媳妇。

赵家媳妇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用力提起一桶水:“可不是嘛!那孩子踏实,被分去学做那个新式纺车了!周小相公说了,学成了还能再加!十个工分,能换好些粮食呢,可比以前土里刨食强多了!”

“哎呀,真是羡慕死个人!我家那口子也去问了,王婆婆说现在人招满了,让等下一批呢!不过就冲沈大家定的这工分和奖赏,等多久都值!”

“谁说不是呢!再看看咱们租的地,租子降了不说,沈大家还说了,好好种地,收成好了有赏!这日子,总算有奔头了!”

类似的对话,生在村头的榕树下,生在田埂的歇脚处,生在每一个炊烟升起的院落里。曾经对“林家作坊”的观望、怀疑,甚至因李家威势而不敢靠近的村民,如今彻底放下了心防。沈清徽的名字,与“公道”、“仁厚”、“有本事”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希望和信心的象征。民心所向,如同百川归海,再无丝毫滞碍。

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中。以往需要里正三催四请、甚至靠李家威逼才能完成的修桥补路、清理沟渠等村中公务,如今只要沈清徽或是她手下的王婆子、周瑾稍有提议,村民们便积极响应,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事做好了,受益的是整个村子,也包括他们自己。一种崭新的、基于共同利益的凝聚力,正在悄然形成。

就连村里孩童的游戏,也悄然生了变化。以往模仿大人“收租”、“训斥佃户”的游戏少了,多了些“建工坊”、“造水车”、“卖香膏”的新花样。稚嫩的声音喊着“沈大家说了要公道!”“周小相公这个图纸画得好!”虽显童真,却也是新秩序深入人心的最真实写照。

而以往与李家交往密切、或是依附于李家生存的那些小地主和商户,则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立场转换后,彻底认清了现实。

曾经在李府宴席上与李满仓称兄道弟的张老栓,如今是第一批提着礼物,小心翼翼来到村尾小院外,希望能拜见“沈大家”,表达“邻里和睦”之意的。尽管他连院门都未能进去,只由王婆子出面,不咸不淡地应付了几句,但他也不敢有丝毫怨言,反而更加恭敬。

“永昌当铺”的孙掌柜,更是精明的第一时间调整了策略。他不再试图与“清徽工坊”竞争,反而主动寻求合作,以更优惠的价格向工坊提供所需的各类杂货,甚至暗示愿意帮助销售工坊的部分产品。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深谙此道。

里正张守业的感觉最为复杂。他依旧是官面上白石村的负责人,但他清晰地感觉到,村里真正的话语权,已经不可逆转地转移了。如今村中大小事务,村民们更习惯性地会问一句“沈大家是什么意思?”或者“王婆婆那边怎么说?”。

他并未感到被冒犯,反而有一种松了口气的轻松。沈清徽行事有章法,讲规矩,且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安定,比他独自面对以往李家那种蛮横霸道要省心得多。他很快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了新秩序下,配合与执行的一方。

这一日,一个来自邻镇的老铁匠,背着沉重的工具箱,一路打听,找到了白石村,指名道姓要求见“沈大家”或“周瑾小相公”。

周瑾闻讯出来接待。老铁匠见到周瑾设计的一些改良农具和工坊工具图纸后,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当即表示愿意带着徒弟投奔,只为能参与这些“巧夺天工”的物事制作,工钱看着给就成。

周瑾将此事汇报给沈清徽时,语气中带着兴奋:“东家,这说明咱们工坊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以后吸引更多工匠人才,就不愁了!”

沈清徽正在查看王婆子送来的最新情报汇总,闻言只是微微颔:“嗯,此事你全权处理。记住,待遇要公允,规矩要讲明。”

“是!”周瑾领命而去,脚步轻快。

王婆子则在一旁笑得见牙不见眼:“大家,您看看,这才几天功夫?连外镇的人都慕名而来了!老婆子我敢说,现在这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咱们白石村有个沈大家?谁不知道跟咱们作对的李家是什么下场?”她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得意,“我听说,隔壁柳树乡的乡绅这几天都闭门不出,约束家人子弟,生怕惹到咱们头上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清徽放下手中的纸条,上面记录着县城几家商户近期的动向和些许试探。她抬眼看向王婆子,目光平静无波:“树大招风,并非全是好事。让你手下的人眼睛放亮些,耳朵伸长些,县城,乃至州府,有任何关于我们的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报我知道。”

王婆子神色一凛,连忙收敛了得意,正色道:“大家放心,老婆子晓得轻重!绝不敢误了您的事!”

新的格局已然明朗。

白石村,乃至周边乡镇,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个曾经被卖作陪葬、孤苦无依的“傻丫头”林招娣,早已脱胎换骨。如今的“女户沈清徽”及其所代表的“林家作坊”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谢家力量,是此地新兴的、且不可撼动的强大力量。

旧的秩序,建立在李满仓的威权与盘剥之上,如同纸糊的老虎,一戳即破。

新的秩序,则由沈清徽亲手书写,建立在公平的规则、共赢的利益、展的潜力以及深不可测的谋略与实力之上,根基深厚,生机勃勃。

她不仅拥有了土地和产业,更拥有了人心和威望。这片土地上的经济命脉、武装力量、信息网络,乃至舆论导向,都已牢牢掌控在她的手中。

傍晚,沈清徽再次站上村头的小土坡,俯瞰着这片已然换了人间的土地。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悠长,与远处田埂上收工归家的佃户、工坊区隐约传来的工具敲击声、以及家家户户升起的袅袅炊烟,共同构成了一幅安定而充满希望的画卷。

陈砺如同沉默的山峦,守在她身后不远处。

谢长渊的马车在几天前已返回县城,但他留下的话语和那份清晰的欣赏,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虽已平复,却终究改变了湖底的生态。

沈清徽的目光掠过自家的田地、兴旺的工坊、安宁的村落,最终投向更远处、通往县城和更广阔天地的官道。

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然达成。她成功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下了最深、最牢的根。

旧的格局彻底粉碎,新的格局由她奠定。

但这仅仅是开始。她知道,县城的舞台已然铺开,州府的目光或许也已投来,谢家内部可能存在的波澜,以及更多未知的挑战,都隐藏在前方的迷雾之中。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充满了夏日草木的蓬勃气息与泥土的踏实芬芳。

根基已固,羽翼渐丰。

是时候,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了。

白石村的棋局已毕,而她,这位执棋者,正准备携着在此地积累的资本与力量,踏上新的征途,去下一张更大的棋盘上,落下属于自己的棋子。

喜欢太后穿成傻丫头后请大家收藏:dududu太后穿成傻丫头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