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 第251章 废墟上的新生(第1页)

第251章 废墟上的新生(第1页)

初夏的晨光,带着蓄势待的热力,毫不吝啬地洒落在白石村东头那片广袤的良田上。土地无言,却承载着最深刻的变迁。

仅仅月余之前,这片土地上还弥漫着李家庄园崩塌带来的惶惑与不安,空气里仿佛都残留着旧日权势倾轧的硝烟味。而今,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生机,正破土而出,将那陈腐的气息涤荡得一干二净。

第二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沈清徽便起身了。

陈砺早已将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厨房灶台上温着的小米粥散着质朴的香气。她用罢简单的早饭,换上一身更方便行走的靛蓝色粗布衣裙,用木簪利落地挽起青丝,便带着周瑾和王婆子,再次踏上了这片已然易主的土地。陈砺依旧如影随形,沉默地护卫在侧,腰间佩刀在晨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与上次主要是宏观巡视和长远规划不同,这一次,他们是带着具体的章程、沉甸甸的正式契书以及实实在在的新式农具来的。

田埂上,早已聚集了许多得到消息的佃户。他们不再是之前那种面黄肌瘦、眼神躲闪的惶恐模样,虽然衣衫依旧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净,脸上也多了些血色,洋溢着期盼与干劲。看到沈清徽一行人到来,人群自地安静下来,纷纷停下手中清理沟渠、整理田垄的活计,恭敬地行礼问好,眼神里带着真挚的感激,甚至还有几分看待“自己人”的亲昵。

“沈大家,您来了!”

“周小相公,早啊!”

“王婆婆,今天气色真好!”

称呼各异,但那份自内心的尊重与热络却是相同的。

沈清徽微微颔,目光沉静地扫过一片片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田地。麦茬地被翻垦过,露出湿润的深色土壤;早稻田里,秧苗绿得喜人,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几条主要的水渠被清理得畅通无阻,溪水潺潺流淌。这一切,都显示出佃户们对新生活的珍视和投入。

“各位乡亲早。”沈清徽站定在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声音清越,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劳烦大家一早过来。今日请大家来,一是将盖了官府大印的正式租契,分到各位手中,往后咱们按契办事,彼此安心。二是说说往后这地,具体该怎么种,才能让大家伙儿出力更省,收成更多,碗里的饭更满,娃们的笑声更响。”

她的话朴实无华,却句句说到了佃户们的心坎里。人群顿时响起一阵赞同的嗡嗡声。

她示意了一下周瑾。周瑾立刻上前,他身后跟着两个工坊的学徒,抬着一个结实的大木箱。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叠叠码放整齐、纸张挺括的正式租契,右下角鲜红的官府印章格外醒目。

王婆子拿出她那本厚厚的、记录着各家信息的名册,清了清嗓子,开始唱名:

“赵老栓家,租上田八亩,中田五亩!按新契,租子降三成!年景好,亩产三石,奖励一成粮!”

赵老栓,就是那个之前差点被李家逼得上吊的老佃农。他颤巍巍地走上前,双手在衣服上用力擦了又擦,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周瑾递来的两张契书。他不识字,却将那纸张捧在眼前,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上面的墨字和红印,嘴唇哆嗦着,喃喃道:“好,好啊……有了这个,心里就踏实了……娃他娘,咱们……咱们真遇上活菩萨了……”说着,眼角竟渗出了混浊的泪花。他身边跟着的大儿子,一个憨厚的黑壮汉子,连忙扶住父亲,自己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对着沈清徽和周瑾连连鞠躬。

“李水生家,租中田十亩!租子降两成半!承诺配合轮作新法,优先试用新式耧车!”

一个三十多岁、看起来精明干练的汉子快步上前,接过契书,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色:“多谢沈大家!多谢周小相公!您放心,您指东,我李水生绝不往西!那新耧车,我第一个报名试!”

“张翠兰家,租下田六亩!租子降两成!家中劳力不足,承诺精心伺弄,东家允诺,若收成达标,额外奖励鸡崽两只!”

一个面色憔悴但眼神倔强的妇人,拉着一个七八岁、面黄肌瘦的女孩走上前,接过契书,紧紧搂在怀里,对着沈清徽就要跪下,被王婆子眼疾手快地扶住。“使不得,使不得!翠兰妹子,好好干,把日子过起来,就是谢咱们东家了!”王婆子拍着她的手安慰道。那妇人哽咽着点头,小女孩仰着头,懵懂地看着母亲,又看看沈清徽,小声说:“娘,以后……以后我们天天都有粥喝了吗?”妇人用力点头,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有,有的!还能有鸡蛋吃!”

人群中不时爆出感慨和议论,拿到契书的人如获至宝,还没轮到的则翘以盼,气氛热烈而感人。

待所有契书放完毕,王婆子叉着腰,中气十足地高声总结道:“大家都拿好这契书,这可是在县衙户房备了案的!往后啊,就按这白纸黑字的规矩来!咱们沈大家仁厚,体恤大家不易,可大家也得争气,把地当眼珠子一样疼,把东家的恩情记在心里,化成力气使在地里!谁要是偷奸耍滑,坏了规矩,可别怪老婆子我第一个不答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婆婆放心!咱们肯定对得起沈大家的恩德!”

“对!谁不好好干,我赵老栓第一个捶他!”

“把地种好,多打粮食,让沈大家也高兴!”

群情激昂,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这不仅仅是租子的降低,更是一种被尊重、被公平对待的感觉,一种长久被压抑后的释放与对未来的确信,一种将自身利益与东家荣誉紧密相连的归属感。

待众人情绪稍平,沈清徽才再次开口,将话语权交给了早已跃跃欲试的周瑾。

周瑾面对众多灼热的目光,清秀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但一谈到他擅长和热爱的领域,那点腼腆立刻被专注与热情取代,眼神变得明亮而坚定。

他清了清嗓子,走到空地中央,那里已经摆放好了几件他最近带着工坊学徒们日夜赶制、反复改进的新式农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