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主角是太子胤礽的 > 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第1页)

解释的话,终归在胤礽突如其来的打断中中断。

“孤当然知道你没做过,不然的话,你现在就不可能在孤身边伺候了。”

胤礽的语气忽然开始变得轻快。

“不过何柱你说得对,对于不喜欢的程度的人,的确……是该有不同的对待办法的。”他开始赞同何柱的说法,这让何柱一下子愣在了当场。

“而且,如果把不喜欢的人,放在自己的身边的话,说不定,还能锻炼你的容忍的能力呢,你说对吗?”

当表情变得无辜且又天真的胤礽,笑眯眯的看向呆住的何柱时,何柱的内心,不知怎么的,突然间……就开始可怜张二公子了。

这厢,就在胤礽在康熙未曾知晓的角落,开始暗搓搓的有了专属于他自己的,不论是他父亲康熙,还是姐姐宁澄澄都不知道小心思时,并不知他真正内心所想的康熙,却也当天晚上,去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把今日他所做之事,当做一件趣事说给了太皇太后。

“玛嬷可知,孙儿在今天之前从未曾想过,胤礽这孩子,还这么小,居然就能想到联合他大哥,还带上他两个小兄弟,几个人一起完成了这个小局,让纯宁这个大姐,在张英的次子面前,露了身份。”

太皇太后看着康熙脸上与有荣焉的表情,手里向来会一直轻捻着的檀木佛珠微微顿了一下,但很快便又开始继续,带着些许皱纹的脸上,表情有些意味深长:

“这倒是奇了,皇帝向来不是喜欢宠着纯宁那丫头吗?怎么哀家今日看着,你最疼的女儿,因为你这几个儿子,在张家次子面前露了身份,心情不好了,反而你这个当阿玛的,倒是开心起来了,难不成……你先前说喜欢纯宁,不过是说说而已吗?”

身为当今天子的亲祖母,在康熙正式亲政之后,太皇太后一向对于他,是尊重理解,多过于说教和指导的,因为经历过儿子顺治的“叛逆”的她,深知一个一国之主的真正心态,那就是哪怕他在所有人的面前,对于长辈表现的再孝顺,在他的内心当中,终究还是会以自己的想法为最优先,至于其他人的建议,过耳即可。

所以大部分时间,太皇太后就不愿意去跟康熙“对着干”。

但这一次对于宁澄澄的身份在胤礽的设计下暴露这件事,太皇太后却出乎意料的,选择了以调侃的方式,来跟皇帝说话。

这着实让康熙稍微尴尬了一下,忍不住清了清嗓子道:“咳,您这是哪里的话,朕只是觉得,纯宁和张廷玉两个人,年龄加起来比胤礽他们大了那么许多,却也双双被人给悄然算计了,也该给纯宁这孩子好好的上上一课,咳……才是……”

“你这分明就是在跟哀家炫耀你儿子有多么优秀吧?”

一眼看破他心思的太皇太后不咸不淡的戳破,康熙闻言,干脆也不装了,坦然一笑道:

“还是玛嬷了解朕,是,朕确实很高兴,太子这么小就能察觉到他人的真正心思,还能想办法处理这件事,护住纯宁的名声的同时,还不宣扬出去,如此聪慧且处事周全,还知道一人之力不足,拉拢兄弟共同协作,我大清有如此储君,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太皇太后点点头:“嗯,手法是稚嫩了些,不过还知道用上些手段,的确是值得高兴一下,不过皇帝,除了这些,关于张英的次子对你女儿起心思的事,你就没有想到别的?”

康熙闻言愣住,看着太皇太后脸上表情,斟酌了一会儿,这才试探着开口:“您莫非是指……纯宁的婚事?”

随即,康熙在太皇太后的颔首中拧眉:“可是……纯宁年纪尚幼……”

要真说起来,纯宁是康熙八年出生的,到如今,虚岁也有十二了,满人崇尚早婚,她母亲先皇后赫舍里氏,更是在这个年纪,已经成为了康熙的皇后。

虽然成婚四年后才生下了纯宁,但是论起当初与康熙议婚的时间,那的确是比纯宁现在要小上两三岁了。

所以,孝庄这个提醒,到也不算是替曾孙女恨嫁,但是……

“哀家知道你舍不得她,想多留她些年岁,可是留归留,现下既然苗头已经出现,那该考虑的,皇帝也要考虑了,免得到时候再节外生枝。”

太皇太后的理解,让康熙刚刚揪起来的心,略略放下来一些,于是在接受祖母的建议上,便也放缓了许多。

于是,试探的话,便也更容易出口了:“玛嬷的意思,难不成是科尔沁那边,有人给您递什么话了?”

否则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聊起这个?

“没人给哀家递话,哀家就不能操心曾孙女的婚事了?”太皇太后先是否认了康熙的猜测,紧接着又开口,“皇帝国事繁忙,满后宫上下,又没有个能中用的,替你操心这些琐事,也只有哀家这把老骨头,能替你多想想了。”

听他说起自己的后宫,康熙连忙起身拱手:“孙儿惭愧,累玛嬷操心了。”

“没什么要紧,不是什么大事,现在考虑,也不算晚,你记着就是。”

“是。”康熙应了,话锋却在下一秒就是一转,“不过,孙儿还是想问一下,不知道玛嬷您对纯宁的婚事,有何想法呢?”

太皇太后却是直接摆手:“没有什么想法,自己女儿的事,少来为难我老太婆,行了,哀家累了,你也回去歇着吧,苏麻,送送皇帝。”

闻听此言,康熙只得告退,苏麻喇姑也遵从懿旨,将康熙送到了慈宁宫的门口,然后在康熙上了肩舆之后,笑着开口道:

“今日之事,还请圣上莫要多虑,太皇太后前几日里听说恪纯长公主久病不愈的消息,不免想起去岁没了的雍穆长公主,心中便多为纯宁公主的未来多思量了两分而已。”

康熙闻言倒是一怔。

和硕恪纯长公主,乃太宗幼女,后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三桂谋反,其丈夫吴应熊及长子吴世霖,早在康熙十三年,就被康熙下令处死,公主本人,则是跟她的另外两个孩子被幽禁宫中至今。

而固伦雍穆长公主,则是太皇太后的长女,当初年仅十三岁,就远嫁蒙古科尔沁,但当时她公公吴克善已经入朝服罪,可以说是直接从公主,成为了罪臣之妻,后来先帝继位,长公主晋封固伦公主,日子这才得以稍稍好过一些,但是也在康熙十七年,先太皇太后这个母亲而去了。

现如今,奉命来送他的苏麻喇姑突然说起这两位,这其中含义……难不成……是要他善待纯宁的意思?

第74章和中有乱

慈宁宫,侧殿的暖阁里,仿古铜金釉三足鼎内,佛香冉冉。

安静的环境之中,不闻一丝杂音,只有细微的木珠撞击声,在空气中细细的回响。

轻微的脚步声自外而内传入,让方才还正跟康熙说,自己累了要休息的太皇太后,微微垂下的眼眸略动了一下,手上拈珠的动作并未停留半分:

“都跟皇帝说了?”

苏麻喇姑快走两步上前,一边用手碰触了一下太皇太后手边的茶碗,然后麻利的端起,一边语气轻柔的开口:“都说过了。”

回完话,她转身将茶碗递给一旁安静的像个木桩一样的宫女,张口吩咐道:“都下去吧。”

宫女们无声无息的行礼退开,很快,侧殿里,便只剩下了苏麻喇姑和太皇太后。

“坐。”在众人都离开之后,太皇太后终于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用下颌示意了一下苏麻喇姑,对方跟太皇太后行了个回礼,然后侧坐在了太皇太后的身边,只挨了一点点的位置。

然而等到苏麻喇姑坐下,明显是想要跟她说些什么的太皇太后,却是只安静的盯着案几上的某个地方,一言不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