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里江山一梦还是一梦 > 香雾空蒙月转廊(第1页)

香雾空蒙月转廊(第1页)

香雾空蒙月转廊

元登是个寡言的孩子,就如小鹿切慕溪水和林草一样,眼神总追随着黎梦还和淳于坚。

他会看着两个人如何整理既往的耕耘。他也会看着将来的版图要向何处扩展。

元登会侧耳听着,黎梦还得意地向淳于坚展示成果,用她的话说,这叫扫盲。

“兖州初定之时,我便明白,攻城略地易,收服人心难。乱世之中,百姓不识字丶不知法丶不通政令,纵有良策亦难推行。豪族胥吏欺压乡民,一纸僞造的税赋文书便能逼得人卖儿鬻女,流民因不识字而误入叛军,最终横死荒野。若要使新政扎根,必先开民智丶选贤才丶通上下之情。“黎梦还翻阅着户籍增长图侃侃道。

淳于坚失笑,“我们离开的这几年,小藜和繁缕恐怕已经都将晒谷场变作学堂了。不过你的蒙书里怎麽只有田器名丶粮税数丶病畜症状呢?”

黎梦还自信道,“我就不教‘天地玄黄’,只教‘三百农桑’。王神养也是读迂了书的,还说此非圣贤之书呢,後来他很快就尝到甜头。往年征粮,胥吏持着绘有斗斛的图画下乡,仍被豪强诓骗。前岁小藜训出的二十个“田字生”散入乡里,将竹筹分作“上田”“下田”两束,每束再分“旱”“涝”“虫”三截,赋税顷刻厘清。”

淳于坚合掌笑道,“这哪是识字?分明是铸了千把量田尺!”

“识字只是第一步。”黎梦还展开试卷,“若寒门子弟无晋身之阶,新政终究是空中楼阁。我与王神养密议,借察举贤良之名,在兖州试行考试选吏。豪族起初嗤之以鼻,直到三名佃户之子考中户曹小吏,竟真查出某世家隐田千亩,依律充公。寒门始信不欺贫贱。”

淳于坚翻阅着新春试卷里的题目,面露钦佩,“这些考题倒都很务实,如何分配灾粮?如何调解田界纠纷?如何查验账目舞弊?不怕挑拣出清谈玄士了。”

“如今既然让我坐镇雍州,单靠几个能吏远远不够,你们淳于家的版图甚巨,须有套源源不断的人才之流……”黎梦还托腮露出沉吟之色,

“我已经命人在在州学旁增设实务斋,专收寒门俊才,按照你之前在兖州的方式,授以刑名丶钱谷丶水利丶算学。每旬日,我们亲至考校,优异者即刻擢用,庸碌者遣归务农,如何?”

黎梦还斜睨了他一眼,“倒是甚好,只是。可别又撞到广泽公你打猎的雅兴。”

淳于坚挠了挠头,赔笑道“那也是为了带阿登去驯鹰吗。我也很上心的呀。有老儒讥我是‘弃圣贤书而逐末技’,我不是也反问:“《论语》能治水患否?《春秋》能平冤狱否?”

“你这样直白,南梁的又要说我们是不同礼法的蛮夷之地了。”

淳于坚俯下身子,更近一些凝视着她狐狸一样狡黠的眼睛,“要我说,十个男子也比不阿梦你心硬。你异地为官的这招,可是连王神养都咋舌,‘恐失乡土之情’也。”

黎梦还柳眉一挑,“乡土之情?昔年大旱,本地官为保自家粮仓,宁可任邻县易子而食。我要的就是他们无亲无故,只认我的法度!”

她豁然立起,铺开雍州舆图,朱笔圈出三处,沮水畔的官学丶终南山下的印书坊和各驿站的告示墙。这三者将织成一张大网,官学养士,印书坊传策,告示墙通上下之情。

待天下大定,她要让每一道政令从州郡直达乡野,让每一个孩童皆知法不可欺,更要让每一户豪强都明白,再厚的坞堡也挡不住寒门士子的笔与剑。

“在兖州播下的种子,如今已在雍州抽枝。而我所要做的,不过是静待参天之时。”

她生猛泼辣的模样,好似爆开的碳,但淳于坚却毫不畏惧退缩,反而着迷般笑着瞧她。

书房里摆放着一盏海棠,分明是无香的花,整个屋内却萦绕着一股缱绻缠绵的甜味。

元登也会凝神看着黎梦还指点案上舆图,烛火在羊皮卷上投下摇曳光影,勾勒出梁州犬牙交错的山川河流。

他看着堂下诸将肃立,唯有淳于坚抱臂立于她身侧,目光沉静如渊。

“诸位可知,当年秦惠文王为何宁舍中原,先取巴蜀?”她嗓音清冷,却如利剑出鞘,瞬间划破帐内嘈杂。

林勤拱手:“巴蜀沃野千里,可作粮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