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里江山一梦还是一梦 > 唯有小轩临小涧(第1页)

唯有小轩临小涧(第1页)

唯有小轩临小涧

黎梦还并未高坐王府发号施令。她深谙,掌控一地,首在治人。而治人,需得其人。

连日来,她的身影出现在残破的官衙丶喧嚣的市集,甚至深入坞堡林立的乡野。

她在寻找,也在甄别,那些能帮她撬动冀州这块巨石的“楔子”。

此刻,邯郸府衙内气氛肃杀,堂下跪着十几个被反绑的汉子。

为首者正是赵郡豪强季蟠心腹家将,曾在城破时组织家丁巷战,杀伤士卒数十人。

季蟠本人及其核心子弟,已被林勤率部如雷霆般剿灭,三族尽诛,坞堡付之一炬,其血淋淋的结局震慑了整个冀北。而眼前这些,是参与作乱的中下层爪牙。

黎梦还端坐主位,一身素净的靛青常服,与堂下弥漫的血腥气和恐惧感格格不入。

她并未看那些瑟瑟发抖的囚徒,目光落在身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旧儒袍丶面容清癯的青年文士身上。

此人名卢怀英,出身范阳卢氏旁支,家道中落,在东燕治下仅为一介县丞,却以精通律令丶刚直不阿闻名乡里,也因此备受排挤。

“卢先生,”黎梦还的声音平静无波,“依《北秦律》及冀州旧例,此辈当如何论处?”

卢怀英起身,长揖一礼,声音清朗,条理分明:“回禀黎帅。依律,持械拒王师者,主犯斩立决,从犯视其杀伤及悔过情状,或流千里,或没为官奴。然冀州新附,首在安民。此辈虽为爪牙,多系胁从。若尽诛之,恐失小民之心,亦寒观望者之胆。”

他顿了顿,擡眼直视黎梦还,“属下斗胆,请黎帅开恩:首恶三人明正典刑,悬首示衆三日,以儆效尤。馀者杖八十,黥面刺‘罪’字,发往永济渠疏浚河道,以工代役,戴罪三年。若勤勉,期满可释为民。”

堂下囚徒闻言,绝望的眼神中陡然迸发出一丝生的希冀。

“准卢先生所奏。”黎梦还一锤定音,她看向卢怀英,“先生通晓律令,明辨情理。即日起,擢你为冀州治中从事,专司刑名狱讼,整肃吏治。冀州旧法冗杂,豪族私刑泛滥,我要你一月之内,厘定简明新律草案,以《北秦律》为基,参酌冀州民情,务求公正可行,晓谕各郡县。”

卢怀英身躯一震,眼中瞬间涌起复杂的光彩,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亦是重担压肩的凝重。他深深拜下:“必不负都督所托!”

元登随即挥手,亲兵如狼似虎地将人犯拖下。

首恶的惨叫和馀犯的闷哼很快消失在衙外。铁血震慑之後,法度的框架由卢怀英这样的寒门法吏开始搭建。雍州铁骑是悬在豪强头顶的利剑,卢怀英则是丈量是非的准绳。

走到冀州府库,黎梦还就先被积尘厚重熏得连打几个喷嚏,前任东燕官员卷走细软,留下的账册混乱不堪,钱粮亏空触目惊心。

黎梦还站在巨大的空粮囤前,指尖划过囤壁残留的几粒陈粟,眉头深锁。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孩童,正蹲在堆积如山的旧账簿旁,手指翻飞如蝶,正拨弄着一个半旧的黄铜算盘。算珠碰撞的清脆声响,在空旷的库房里格外清晰。

他叫杨苍,不过十一岁,原是邯郸城大布庄的账房学徒,东家死于战乱,布庄被焚。

他凭着心算和记账的本事流落市井,被黎梦还的亲卫在赈济粥棚发现。

“如何?”黎梦还走到她身边。

杨苍擡起头,小脸有些脏污,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回都督,初步盘查,府库现存粟米不足账册所载三成,布帛丝麻仅存一成,铜钱……十不存一。亏空之大,远超预期。”

他拿起一本账册,指着几处模糊的墨迹和奇怪的符号,“这些都是东燕官吏惯用的阴账手法,用特定符号标记私吞或虚报。还有这里……”

他又翻开另一本,“粮仓进出记录与市集粮价波动明显不符,有人利用战乱,低买高报,甚至盗卖官粮。”

此时,百里融晃悠着走了进来,依旧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手里还抛着一个刚从库房角落里翻出来的玉貔貅把件。“啧啧,硕鼠真不少啊,家主。”

他笑嘻嘻地说,“我刚在城里转悠,听几个老粮商嘀咕,说城西王记米铺的东家,前些日子还哭穷,昨个儿突然在城南买了三进的大宅子,钱货两清。”

黎梦还眼中寒光一闪:“百里融。”

“属下在!”百里融立刻站直,脸上戏谑收敛,透出精干。

“给你三日。”黎梦还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带上杨苍,还有卢先生给你调拨的文书佐吏。查清所有与府库亏空有关的胥吏丶粮商丶仓管,尤其是那个王记东家。证据确凿者,家産抄没充公,主犯押送崔琰处按律论罪。所得钱粮尽归库。若有抵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