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做饭称霸后宫 > 第37章 锅是圆的仗不能打偏了(第1页)

第37章 锅是圆的仗不能打偏了(第1页)

苏晏清的手指在铁锅沿上轻轻一叩。

东边雪地泛着青灰的那片,终于露出了轮廓——二十余骑裹着毛毡,马蹄包着棉布,正贴着城墙根摸过来。

为者腰间悬着狼短刀,刀鞘上的铜钉在月光下闪了闪,是北戎左贤王的亲卫标记。

周校尉。她声音轻得像吹过灶膛的风。

身后雪堆里立刻探出半张脸,周骁的护颈甲擦着雪粒,苏参知,沙粒混酥饼碎的路,从粮仓往东五百步都撒好了。他指节叩了叩腰间皮囊,里面是方才她亲手拌的碎屑,按您说的,越往东南越厚。

苏晏清摸了摸腰间铁锅,温度还留在掌心。

三日前她蹲在灶前揉面时,就着灶火翻看过关城地图——粮仓东墙是缓坡,积雪下埋着沙砾层,最适合做陷阱。

北戎人惯骑高头大马,马蹄踏在混了酥饼碎的沙地上,香味会引着马低头,沙粒又滑,必定人仰马翻。

老丈。她转向老炊头。

老伙夫正往最后一口灶里塞干柴,听见唤声,用沾着面渣的手背抹了把胡子:姑娘放心,三十口空饼匣都码在灶台上了,这就点。他划着火折子,干草地窜起半人高的火苗,空木匣被烧得噼啪响,浓烟裹着焦糊味直冲天际——远远望去,倒像是三十口大锅同时开灶,炊烟连绵。

苏晏清扯下围腰系在老炊头腰间,您守着烟,别让它断了。

她转身时,萧决的玄色披风已经裹着寒气罩过来。

他手里提着她昨夜新制的折叠铁锅,我去粮仓北墙。刀鞘撞在铁锅上,出清响,若有漏网之鱼。

苏晏清抬头看他。

月光落在他眉骨上,将那道旧疤衬得更淡了些。

前日她给他的药瓶还挂在他腰间,随着动作轻晃。小心马蹄。她伸手替他理了理披风系带,北戎人靴底有冰爪。

萧决的手指在她手背顿了顿,最终覆上她手腕,退到箭塔后。他拇指摩挲她腕骨上的薄茧——那是揉面十年磨出来的,我要亲眼看着你赢这一仗。

话音未落,东边传来第一声马嘶。

为的北戎骑兵刚踏上缓坡,坐骑突然打了个响鼻,前蹄猛地往下一滑。

马鼻蹭到雪地的瞬间,混着麦香的酥饼碎沾了满嘴,畜生贪吃,竟低头去舔,这一耽搁,后蹄又踩上沙粒,栽进雪堆。

后面的骑兵收势不及,连人带马撞成一团,钢刀、箭筒摔得满地都是。

伏兵!有人用胡语尖叫。

周骁的短刀已经出鞘。

他带着二十个裹着草席的士卒从柴垛里翻出,长绳甩向马腿。

战马吃痛,扬起前蹄,将背上的骑兵甩进雪坑。

苏晏清站在箭塔上看得清楚——那些北戎人越是挣扎,沙粒混着酥饼碎越是滑得厉害,有个持火把的刚要去点粮垛,脚底下一歪,火把地掉进雪堆,灭得只剩一缕黑烟。

放箭!她抓起腰间铜哨吹了三声。

城墙上早埋伏好的弓箭手应声而动,羽箭如蝗,专射骑兵的手腕、脚踝。

北戎人这才惊觉中了计,纷纷弃马往回撤。

可回头望去,方才那片还在滚滚冒——大靖军的灶火根本没断,说明粮草充足,哪里是他们能劫的?

为的狼卫抹了把脸上的雪,突然挥刀砍断马缰。

他单膝跪在地上,用胡语喊了几句,剩下的骑兵竟抛下同伴,头也不回地往北边逃去。

周骁提着带血的短刀跑过来。

苏晏清摇了摇头,望着雪地里横七竖八的兵器,不必。她摸出怀里的火折子,去把这些刀枪收了,每把都抹上酥饼油。

周骁一怔。

北戎人回去报信,说我们粮仓有诈。她将火折子递给他,但刀枪上的麦香会替我们说话——大靖军连兵器都沾着饭香,粮草能少么?

老炊头在灶前拍着大腿笑:姑娘这招绝!

他们闻着香,心里先虚三分!

关城的夜渐渐亮了。

三日后,探马来报:北戎大军退了三十里,营中开始杀马充饥。

捷报传回京城那日,苏晏清正蹲在灶前教老炊头刻《战炊六要》的木版。

墨汁沾了她半袖子,周骁举着黄绢圣旨冲进来时,她手上还沾着面。

苏参知接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