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做饭称霸后宫 > 第37章 锅是圆的仗不能打偏了(第2页)

第37章 锅是圆的仗不能打偏了(第2页)

皇帝的声音从绢帛上滚下来:苏晏清调度军食有方,着加护军膳使衔,节制各道战粮坊。

百战香酥饼定为军中常备,岁拨银五千两充作制饼工本。

老炊头的擀面杖掉在地上。

周骁的眼睛亮得像星子,苏参知,您这是要管全天下的军灶了!

苏晏清却将圣旨叠得方方正正,周校尉,去把这月的军粮册拿来。她转向老炊头,老丈,您明日就去挑百名机灵的士卒,我要开炊训营——往后军中炊事不是杂役,是要学火候、配比、轮味的。

老炊头抹了把眼睛,姑娘,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当教头?

苏晏清递给他块烤得金黄的酥饼,您教了三十年军灶,知道雪天怎么让饼不硬,雨天怎么让柴不潮——这些,比兵法金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的京城,郑崇武的书房里正摞着碎纸片。

妇人掌军食,乱纲常!他将刚写好的折子撕成两半,陛下怎就听不进劝?

书童捧着茶盘缩在角落,茶盏里的水纹都在抖。

突然,窗外掠过一只灰鸽,脚环上的铜铃轻响。

郑崇武扯下信筒,展开的瞬间,脸色骤变——信上只有八个字:裴相病危,欲见旧友。

他的手指掐进案几,指节白。

裴老太傅是先皇托孤重臣,三十年前那场御膳逆案,正是由他牵头审理。

当年苏家被抄时,他曾在刑部大牢见过苏晏清的祖父,那老头临刑前只说了句:食之一道,最见人心。

备车。他突然站起来,去裴府。

归京那日,长街两边挤满了百姓。

有妇人举着烙饼,有孩童举着面人,喊着苏相送饼来。

苏晏清的马车走得慢,她掀开车帘,见路边有个小乞儿踮着脚往车里看,便摸出块酥饼递过去。

姐姐的饼,比我娘做的香。小乞儿咬了一口,眼睛弯成月牙。

苏晏清笑了。

她想起祖父教她揉面时说的话:饼要揉够百遍,心要热过千回。今日这一路的饼香,总算让天下人知道,一饭之暖,能守一城。

她没回苏府,直接进了宫。

皇帝在御书房等她,案头摆着那匣残饼。朕数了,七日,三十三种饼。他翻开夹在饼里的纸签,二月初三,火头军王二,牙口不好,饼要软;二月初五,伤兵李三,爱辣,撒了椒末

陛下。苏晏清跪下来,臣不求官爵,只求军中炊事列为正军编制,炊兵按月领饷,教头可升百户。

皇帝放下纸签,为何?

因为炊兵掌的不是锅,是军心。她抬头,目光清亮,士卒吃热饭时,觉得身后有倚仗;吃冷饭时,觉得朝廷忘了他——这冷的不是饭,是人心。

皇帝沉默片刻,突然笑了:好,朕准了。他指了指案头的空折子,你且拟个章程,明日送进来。

当夜,苏晏清的私厨飘着糊香。

萧决推门进来时,她正搅着一锅百味糊——米、豆、菜叶子煮得稀烂,混着点盐花。这是老炊头的手艺。她盛了碗递过去,他说,当年他当小兵时,最盼着打完仗能喝口热糊。

萧决接过来。

勺尖触到舌尖的瞬间,他猛地一震。

十年了,他第一次尝到味道——米的甜,豆的香,还有点菜叶的苦,混在一起,像极了他幼时在老家喝的粥。

像人间。他低声说。

苏晏清望着他泛红的眼尾,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额。明日早朝,陛下要封我食政大夫。她轻声道,但我更想看看,你尝遍人间百味的样子。

萧决的手指扣住她手腕,将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会的。他说,等你做完想做的事,我陪你去江南,吃你说的蟹粉狮子头。

此时,裴府的病榻前,郑崇武握着裴老太傅的手。

老人气若游丝,却突然用力捏了捏他的指节:当年那案子御膳房的账本,在

话没说完,窗外的更夫敲了五更。

归京次日的晨雾里,宫使的马蹄声踏碎了苏府的宁静。

苏大人,小黄门捧着明黄圣旨,陛下有旨——着苏晏清调任宗室女学膳食司监膳使。

喜欢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请大家收藏:dududu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