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半阙相思表达什么 > 第56章 微服(第1页)

第56章 微服(第1页)

荣安在故纸堆与零散情报中艰难穿行,试图拼凑“海上之盟”推迟的真相时,一个名字反复跃入她的眼帘,逐渐变得清晰而关键——赵良嗣!

此人的经历堪称传奇,也极具争议。

他原名马植,本是辽国汉人,世居燕京,出身辽地大族,甚至官至辽朝光禄卿。然而,他敏锐地洞察到辽国国势日衰、内部腐朽,而东北方的女真族正如旭日般崛起。怀着某种“弃暗投明”或“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态,他主动寻机接触了当时作为北宋使臣出访辽国的童贯,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战略——“联金灭辽,收复燕云”!

这个提议,精准地搔到了北宋君臣,尤其是那位有着“收复祖宗故土”执念的皇帝赵佶,以及渴望军功的童贯的痒处。宋廷几乎是以一种“如获至宝”的心态接纳了马植。

皇帝亲自召见,赐其国姓“赵”,更名为“良嗣”,授予秘书丞、直龙图阁等清要官职,俨然将其视为带来“天启”的功臣。

此后,赵良嗣便成为了宋金之间最重要的联络人和谈判代表。

他不负所托,在短短数年间,往返宋金六七次,穿越波涛险恶的渤海,以其对辽国内情的熟悉和灵活的外交手腕,最终在去年促成了那份决定未来命运的《海上之盟》。

盟约核心清晰,金攻辽中京,宋攻辽燕京,灭辽后,燕云汉地归宋,宋则将原纳给辽国的五十万岁币转赠金国。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人物!

荣安意识到。他不仅是盟约的促成者,更是最了解金国内部情况、最清楚盟约谈判细节、也可能最早感知到金人真实态度的宋方高层之一!

盟约签订后的诡异拖延,他不可能不知情,甚至可能参与其中!

他如今在做什么?他对当前僵局持何态度?他是坚定不移的推动者,还是也产生了某种疑虑?

荣安迫切想要接触或至少了解到更多关于赵良嗣的近况和动向。她正打算利用皇城司的渠道,小心翼翼地开始这方面的调查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断了他的计划。

是好久不见的晏执礼。

他依旧是那副慵懒漫不经心的模样,脸上还是那副千年不变的玄色面具。

“乖徒儿,好久不见啊!”

晏执礼笑着打了招呼,难得的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道明来意:“有任务,需要徒儿与我一同执行。”

“师父请讲。”

荣安心中微凛,能让晏执礼亲自来通知还收起随意的,并且需要她参与的任务,绝非寻常。

晏执礼压低了声音,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官家……要微服出宫。”

荣安心头一跳!

皇帝微服私访?在这多事之秋?

晏执礼眨眨眼,继续道:“明面上,官家是去……探望李师师大家……”

他提到李师师名字时,眼睛又是一眨仿佛在说“你懂的”,而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公事:“但实际目的,是借此机会,亲自查看一下京中的民情,以及……接触一些宫外的联系。”

荣安瞬间明了。

看来她之前的推断没错,这所谓的“网络联系”,很可能就是指李师师那条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秘密情报线,或者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暗桩。皇帝这是不满足于经由蔡京、童贯等人层层过滤后送上来的奏章,想要亲自听听“民间”的声音,看看真实的汴京?还是说,他对“海上之盟”的拖延也产生了疑虑,想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真相?

无论是哪种,这都是一次极其重要,也极其危险的任务!

“我等职责是?”

荣安沉声问道。

“贴身护卫,暗中警戒。”

晏执礼言简意赅:“官家此行隐秘,随行人员不宜过多,除你我之外,仅有少数几名绝对可靠的内侍和便装禁军高手在远处策应。你我对汴京街巷熟悉,身手也足以应对突状况,故而官家点名让你同行。”

皇帝点名?

荣安想起原身也是皇帝的卧底来着,但是……在这种时候,安排她参与如此重要的护卫任务,是信任?是考验?还是……另有深意?

“何时出?路线如何?”

她按下心中疑虑,专注于任务本身。

“今夜酉时末,宫城角门。路线在此,你记下,不得外泄。”

晏执礼递过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用细墨勾勒着简略的街道图形和几个关键节点。

荣安快扫过,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将路线牢牢刻印在脑中,随即当着晏执礼的面,将纸条就着烛火点燃,化为灰烬。

“属下明白,定当竭尽全力,护卫官家周全。”

晏执礼点了点头,深深看了荣安一眼,难得一本正经道:“安正字,此次任务非同小可,官家安危系于你我之身。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放过。尤其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