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挽长发定终身gl > 第153章 太府 宫城之外谢文珺才是庸都真正的(第2页)

第153章 太府 宫城之外谢文珺才是庸都真正的(第2页)

金銮虽有千般策,不及田间一步量。

深宫难晓稻粱艰,民情须向垄中询。

亲知百姓饥寒事,才得江山万载春。

……

谢文珺践了数年的躬身亲行之策,他多年以後亲自踏上她走过的路途时,方才看透。

未及深思,前方田埂忽起骚动。

先是三五农夫执锄而立,转瞬之间,四散的村民闻声聚拢,锄头丶镰刀,甚至断裂的木犁,纷纷喊打喊杀着冲向那团明黄龙袍。

谢渊为贴近体察耕农生计,不愿羽林军以重兵戒备形成隔阂,特意放宽防卫,不必严防。

乱民的锄头砸来那一刻,谢渊只觉後背左肩胛处一阵锐痛。

羽林军瞬间围拢护驾。

眼前的灾民们虽仍攥着农具,眼底却已浮起惧色。方才的冲动,在见了龙袍染血後,尽数化作了对“弑君”的惶恐。

谢渊强撑着直起身,目光扫过一张张面色萎黄的脸,想起苍南民难那年,他也是这般,被饥寒难耐的难民打伤额角。

领头的老农手已颤抖得止不住。

谢渊道:“朕知道你们是走投无路,今日之事,到此为止。”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对身边的地方官员与羽林卫吩咐,“谁也不许再提,更不许追责。”

待灾民散尽,郑合川忙传来随行医正,医正急声进言让谢渊就最近的官署落脚治伤,却被谢渊摆手拦住:“若此时声张,必会被追究个没完,拿人问罪,此前安抚便白费了。”

他登上銮驾,叫医正处理包扎了锄头砍伤的伤口,“赶路t,回宫再议。”

原定巡田一走要三个月,得四月中旬才回,哪知还未行到苍南的地界儿,便在淮南区域中途折返,打道回了庸都。

一路颠簸,伤口在纱布包裹下反复摩擦。

直到銮驾驶入承天门,谢渊被内侍背入崇政殿,解开染血的衣襟,才见伤口早已溃烂化脓。

他也曾领兵征战,筋骨本是硬朗的,身体本不至于挨这麽一下就垮了。奈何身子有旧疾,平日里就时好时坏,一直也没能彻底调养好。那道被锄头砍开的口子,终究在一路隐瞒与颠簸里,拖成了危及性命的重症。

崇政殿内,龙涎香混着药味,谢渊的一条手臂搭在明黄锦被上,半昏迷着。

荀淑衡端着药碗,看着医正换下谢渊前胸後背的纱布。

太後的声音从屏风後传来,人也跟着转了出来,手里拈着一串沉香佛珠,“陛下如何?”

“仍是发热。”

荀淑衡拭去谢渊额间的虚汗,回道。

“反了!真是反了!”

太後手中的佛珠串蓦地扯断,颗颗圆润的珠子滚落,太後身边的几个宫婢慌忙跪下身去拾。

“这群刁民!传哀家懿旨,即刻调北郊大营兵马,去淮南把那些作乱的刁民全都拿了!”

殿内鸦雀无声,太监宫女们皆垂首屏息。

郑合川跪在地上,硬着头皮劝道:“太後息怒,陛下回宫前特意吩咐,此事不许声张,更不许追责……”

“陛下那是心善,”太後厉声打断他,眼底疼惜与怒火皆有,“他身子本就有旧疾,如今又添新伤,这群刁民竟敢伤君,若不重惩,日後岂不是人人都敢犯上?”

“母後……”

帐後传出一声虚弱的气音,谢渊胸口微微起伏,唇色枯白。

荀淑衡扶他坐起,在他身後垫了个软垫,才撑住他的身子。

郑合川支一个软凳在龙榻旁,躬身扶太後坐。

“皇儿……”

谢渊道:“前年大旱,去岁稻穗空瘪,官粮却半粒未减!百姓们卖了耕牛丶典了茅屋,还是凑不够赋税。是朕失察,让他们受了这般苦楚。”

正这时,殿前内侍进殿禀报,江宁长公主入宫觐见。

听到谢文珺进宫,太後厉色更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