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来坐在书桌前,台灯洒下一圈暖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很长。
房间里静得能听见挂钟秒针“滴答”的响,那声音规律又死板,敲得人心里沉。
面前摊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物理习题册翻到电磁感应章,复杂的电路图曾是他静心的归宿。
可此刻,公式符号都变得陌生扭曲,他指尖夹着中性笔,悬在草稿纸上愣了十分钟,笔杆转了好几圈,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空白的草稿纸上,原本画物理模型的线条不知不觉走了样,竟勾勒出苏念巧笑嫣然的脸。
脑海里,之前的画面不受控地反复播放。
课间的走廊喧嚣,她像道刺眼的阳光,蛮横地撞破他筑起的高墙。
她那被拽疼的手,还有他硬邦邦地说“让开”,她却上前一步,眼睛亮闪闪地望进他眼底,声音软糯带点狡黠:“学弟,天气热,补充水分才能保持大脑清醒呀。”
甚至精准说出他偏爱这牌子的原因:“口感最软,不是吗?”
他几乎是仓促地接过,指尖与她微凉的皮肤一碰就分开,却像被烫到,电流顺着指尖窜向心脏,搅得他心慌。
只能用更冷的脸色转身,掩饰那瞬间的失控。
还有篮球场边。
他运球、突破、投篮,身体在运动中酣畅,眼角余光却总往场边飘——她抱着他的校服外套,安静地站在那儿。
队友的起哄像隔了层水膜,模糊不清,唯独她脸上那抹带着欣赏甚至宠溺的笑容,牢牢地刻在他眼里。
“将来,那美女学姐又来看你了!”“什么时候认识的?不介绍下!”
他绷紧下颌线,用一个凌厉的上篮回应,想把躁动都泄在篮球上。
可下场时,她自然地递上水和毛巾,眼神亮晶晶的:“刚才那个假动作,真帅。”
那一刻,他清晰地听见心里有什么东西,裂开了缝。
“嗡——”
手机震动,屏幕亮起,是苏念的微信。他心跳漏了一拍,指尖下意识点开对话框。
“李同学,今日份的‘加油’已准时送达,请查收哦!????????”
下面是张数学笔记的照片,字迹写得密密麻麻,却一笔一划很工整,重点用红笔圈出来,难点还画了小图辅助理解,右下角还画了个笑脸太阳。
就这两个字,一个笑脸,像钥匙般撬动了他紧锁的心门。
他猛地把手机扣在桌上,“咚”的一声闷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扎耳。
烦躁像爬藤似的缠上心脏,一圈圈收得更紧——不是早下定决心,再也不碰“苏念”这道伤口了吗?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杆,冰凉的塑料触感没能让他冷静,反而像按下了记忆的开关,思绪“唰”地被拉回初二。
那时他还是个穿着洗得白的校服、个子没长开的少年,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放学铃响后,假装顺路跟在苏念身后。
她比他高两届,扎着高马尾,走路时梢甩来甩去,像只骄傲的小孔雀。
他省了整整一个月的早餐钱,在她生日那天,攥着包装精致的提拉米苏站在她教室门口,手心全是汗,连呼吸都放轻了。
“苏念学姐,生日快乐。”他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头埋得快贴到胸口,不敢看她的眼睛。
苏念惊讶地挑了挑眉,接过蛋糕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他像触电般缩回手,脸颊烫得能煎鸡蛋,耳朵尖都红透了。
“谢谢你呀,小弟弟。”她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声音软乎乎的,那是他第一次觉得,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能照亮人的笑容。
从那以后,他成了她的“小跟班”。
晚自习后,他默默跟在她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送她到小区门口,看着她上楼后,才转身跑回家,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心里却甜滋滋的。
她考试失利哭了,他笨拙地从书包里掏出珍藏的奶糖,结结巴巴地逗她:“学姐,吃糖,甜的,吃了就不难过了。”
她被逗笑,揉了揉他的头:“你还挺可爱的。”
那时的他,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过下去,以为他的喜欢,总有一天能被她看见,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亲近下去。
可后来,她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他还在初中部挣扎。
每次见面,她身边的朋友总会打趣:“念姐,你的小跟屁虫又来了。”
她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看他的眼神里多了些衡量和比较,甚至偶尔会流露出若有似无的嫌弃。
“将来,你送的这个钥匙扣太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