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煞鬼(四)
◎“从今日起,便由我为你穿衣,如何?”◎
虞家与王家,在城外的青顶村。
两家相隔不远,王舆年长虞庆十馀岁,自小对他颇为照顾。
十五年前,两人跟着程不识参军。
十五年後,又跟着程不识回家。
对于这番际遇,年岁最长的王舆最为感慨:“我走时,膝下三子尚在髫龄。岂料睡了一觉再回家,他们皆已成家立室,各立门户。”
他说得释然,可衆人看他独坐在破败的院中,只听出人间悲苦,世事无常。
原先的妻子为了孩子改嫁他人,远走他乡。
三个孩子听闻他回家,托人带话,言:“阿娘已老,不愿日子再生波澜,我们亦不知如何与你相处。”
随着这句话一同带给王舆的,还有三十贯。
今生的夫妻情谊与父子亲缘。
以三十贯为筹,彻底断绝。
王舆乐呵呵招呼几人进堂屋,又从夥房端来茶水:“虞庆这孩子孝顺,整日为我送饭,还邀我去他家住。唉,何嫂收泪不易,我一个外人若住进去,他们的日子更难咯。”
半大的火盆,烧着几段粗枝。
门窗半开,不少烟尘积聚在屋中,呛得衆人咳嗽声连连。
朱砂咽下一口茶水润喉,好歹缓了一口气:“你说有人救了你?此人是谁?”
“对不住,我头回烧柴取暖。”见几人咳得满脸通红,王舆赶忙起身开窗散烟,“我并未看清恩人的长相,只知她是个女子。”
据王舆回忆,他昏睡前,上方的树叶飘飘下落。
一个赤脚的白发女子拖着木板,载着上面的他飞快前行。
女子一身白衣未梳髻,银发如雪,垂于腰际:“那一根根银丝,又浓又密……”
说完这句,王舆突然奔到罗刹跟前,细细打量:“你这头发,倒是与恩人之发颇有几分相似。”
其馀几人听完他所说,心下一沉,纷纷有了一个猜测。
岩山山路崎岖不平又难行,普通女子怎会赤脚拖着王舆在山路上健步如飞?
若王舆并未说谎,当年救他之人,非人而是鬼。
方絮追问道:“她将你拖去了何处?你醒来後,又可曾见过她?”
王舆缓缓摇头:“不知去了何处,醒来未曾见过她。”
那时,他睁眼瞧了一眼便彻底陷入昏睡。
上月初,他在一处山洞中醒来,懵懵懂懂出洞下山,在半道遇见另外两人。
三人碰面,皆是一惊。
後来,三人辗转找到凉州军府,才知他们昏睡了十五年之久。
凉州长史听闻三人死而复生的奇遇,特派四位官兵送三人回家。
说话间,外间传来一阵锣鼓喧天的吵闹声。
听见声音,王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特意向几人解释道:“张明府说我们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打算今日在村中耍狮为我们庆贺。几位道长,一起出去凑凑热闹吧。”
朱砂第一个推门出去。
只见王家院外,十只羯鼓齐响在前,青赤白黑黄五色狮子在後。
一行人跟着王舆走到村中空地,锣鼓声震天响中,五色狮子先上楼台,再叠罗汉,直至翻下梅花桩。
围观的乡民衆多,严客指了指对面的一个少年:“他就是虞庆。”
虞庆戴一顶浑脱毡帽,身量不高,活脱脱一个半大的孩子模样。
依大梁律,男子二十一岁方可为丁。
方絮侧身向王舆问道:“他瞧着不过十六岁,当年为何能随你们上战场?”
王舆一边拍手看热闹,一边回她:“他自小崇奉程贤弟。当年,程贤弟招募乡勇,他偷偷跟在我们後面,混进了凉州军。押官原本打算送走他,无奈凉州军死了太多人,只能留下他……”
当年随程不识去往凉州的男子,共计二十三人。
他们自幼熟识,均当虞庆是弟弟,立誓一定平安送他回家。
可惜最後,十七人为了守卫凉州,死在岩山一战。
活着回到乌兰县的三人,有两人因忧思早逝。
而他们三人,在十五年後,才寻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