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免费阅读 > 第224章 朝堂三 我家夫郎瘦了我可不依(第1页)

第224章 朝堂三 我家夫郎瘦了我可不依(第1页)

第224章朝堂(三)我家夫郎瘦了,我可不依。……

孟知彰将怀中人哄睡,自己就静静抱着对方,几乎一夜未眠。

昨日午後陈登驾车离京前往临江府,孟知彰迟了半日,决定天一亮便带着牛二有,便衣轻装骑马去赶。

别看牛二有小时候瘦瘦长长一个,几年下来,出挑得骨骼精壮,肩宽背阔。而且他从小机敏,上山狩猎是把好手,獐子野兔不在话下,即便遇到豺狼虎豹也能扛上几下。如今长大了,还读过几年书,气质越发好了。

行动利落干净,眉间带着英气,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搭配麦色皮肤,笑容如阳光明亮。

庄聿白又从薛家铺子里请了裁缝,特意帮他好好裁制了一些衣衫。如今装扮起来,活脱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武生。

有牛二有跟着,庄聿白自然放心。他将两张百两银票并一袋碎银子,递给二有。

“虽说你们一路走官道,住官驿,花不了多少钱,出门不及在家中,多些银钱傍身,心中也踏实些。可别不舍得花。”

牛二有看了眼庄聿白身後的孟知彰,应允後,笑着接过来,仔细将银票收好。

“琥珀哥哥放心好了,我最会花钱,保管不让知彰哥受半点委屈。若遇到好吃的好玩的,也定带几个回来给琥珀哥哥。”

庄聿白叮嘱几句早去早回,见孟知彰并没有穿公服,又担心别人只敬罗衫不敬人,更有那狗眼看人低的难为他二人。

牛二有接过话去:“知彰哥啓程晚了半日,自是骑马追赶那陈大人。一路风尘仆仆,弄脏了知彰哥的公服就不好了。等到了地方再换,也来得及。”

孟知彰擡手拢了拢庄聿白身上衣衫:“晨起有风,略站站就回屋休息。府城夏收和葡萄园有粟哥儿料理,定不会有什麽闪失。京中这些事务,你让薛二公子多操些心。”

说着,孟知彰满院子环视一圈,庄聿白知道他在找谁,忙帮薛啓辰圆话:“好。我知道了。啓辰昨夜看账簿,今日起迟了些,元宝已经去催他起床。”

孟知彰看看日头,俯身吻了吻那枚越发鲜红的泪痣:“记得多吃饭,不能贪凉,若回来,我家夫郎瘦了,我可是不依的。”

临江府在东,泾溏府在南。

孟知彰出城门一路向东,朝临江府而去。待执意要送至城门外的庄聿白看不见踪影,孟知彰带牛二有调转马头,转向往南去了。

“知彰哥,为什麽不告诉琥珀哥哥我们先去泾溏府?以及我们为什麽不和那陈大人一同去临江府?”

“临江府,去不得。”

“去不得?那陈大人不是去了麽?”

牛二有单手持缰绳,从庄聿白给他们准备的背囊中掏出一块樱桃小饼,笑嘻嘻咬了口。

孟知彰看着路旁夏收过後的田地,眉心微凝:“陈大人是到不了临江府的。等我们从泾溏府回来,顺道去接陈大人一道回京,才是正事。”

“还有,”孟知彰勒住缰绳,认真看着牛二有,“这一程无论遇到什麽事,用眼看,用心记,少说话。明白麽?”

“明白!”牛二有郑重点点头,“我还明白,咱们此行若真遇到什麽事,回来绝不能告诉琥珀哥哥,只能说一切都好,一切顺利。”

“多吃块饼子。你琥珀哥哥专门买给你的。”

说起某人,孟知彰唇角不觉有了弧度。

*

而提前啓程的陈登,别说临江府,离京已经4天,刚刚走出京郊,离目的地甚至连3成的路也没走完。

前无村,後无店的乡村小路上,陈登一方棕色巾帕一下接一下擦着满脸泥点。马车陷入一个大泥坑,情况不明。马匹伤得不清,躺在地上不停嘶鸣,右前腿渗出一滩血。

马,是不中用了。

“老爷,车轴……断了。”家丁来禀,“刚着人去前方驿站求助,往返20里路,要一些时间,大人先在这小凳子上稍作休息。”

沉沉暮色,压上陈登的肩背。

马血的那摊猩红,映在陈登眼底。红袍官服的衣角,洗得有些泛白。郊野之风吹过,抖动得如一声声叹息。

陈登不明白这一路怎麽这麽不顺,难道犯了太岁?亦或者,水患之事自己真的就不该如此较真?

自啓程开始,怪事不断,先是被一群小叫花子拦了路,给了米粮饼子,也散了些零碎银钱,还是打发不走,硬生生大半天耽搁进去。

又走出不到半日,眼看太阳偏西,谁知官道被运送粮草的大车占得满满,行动又慢,半天走不出去十丈远。

陈登现在很是後悔,当时怎麽就决定下小路了。原想着去旁边绕行一段,掌灯前能赶到前面驿站。现在好了,一行人误在这野地,哭天不灵叫地不应。

马失前蹄,可不是好兆头。难道我陈登此行……

月挂中天时,驿站的站人赶着头老掉牙的毛驴,一步三晃地来接陈登。

“大人,委实对不住。驿站中的马匹,被运粮车队用了,眼下只有这头老驴当个脚力。委屈您了。5日後马匹就能补上,到时给您挑匹最快的马。”

五日?!

伤马的嘶鸣之声越发惨厉。应该不止伤到前蹄。陈登眉头紧锁,招手叫来家丁,声音低而颤。

“给它个痛快。”

*

孟知彰的这趟差事,让朝中不少人艳羡。

这位新晋翰林编修,年纪轻轻以榜首状元之名入翰林,成为天子近臣。衣锦还乡之际,顺道取了青梅竹马的夫郎。

“据说他家夫郎,在他钦点状元那日还得了个什麽使君的封号。”

“眼下这才上任刚多久,竟然能带着陛下的口谕去地方探查民情。”

“此子,前途无量呐!”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官场顺遂,人生几大喜事,硬是在这个出身乡野的年轻人身上凑齐了。真是造化眷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