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我想起了各种穿越到元朝末年处理那些在本地称霸一方的衍圣公家族了]
[可是真的好爽啊,不管是投奔朱元璋还是自立为王]
[我觉得更爽的就是承认元朝为正统,光复大唐盛世]
[emmmm亲爱的明朝官方是承认元朝为正统的]
[对,是这样的,没错]
[诶,我记得好像是不承认的呀?]
[有些愚蠢的士人不承认,比如那个被诛了十足的方孝儒]
[天呐,好大的笑话,你不要把野史当正史]
[诛十族是被黑出来的,忘了是祝枝山还是冯梦龙]
[胆子可真肥]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有点酸了,天幕说得简单,但他知道他和那刘家小儿还是不一样的。在刘秀那小子之前,就已经有刘彻把儒家擡高基本统一了思想,刘秀只是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罢了。
汉,建武十七年(41)。
刘秀还不是十几年後的他,他现在也没有年老时那样迷信,他琢磨了一下,“宣布图谶于天下”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以後的他去做吧,现在就去做显得他急吼吼的,况且天幕都把这事儿的结果说出来了,天幕说他是“位面之子”,所以晚一点也没事。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大为惊奇,嚯,诛十族,这方孝孺是哪朝的呀?遇到个比他还厉害的皇帝。
朱标捂住了脸,他爹以为诛人家十族是什麽值得骄傲的事情吗?还有,天幕已经说了这事儿是被人造谣的。
明,永乐十四年(1418)。
朱棣差点儿被气笑了,他算是知道秦始皇的名声是怎麽差下来的。那祝枝山和冯梦龙估计不是本朝的人物,不然哪儿来的那麽大胆子?
【刘秀之後的两任皇帝也就是汉明帝和汉章帝也都推崇儒学,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思想史上的大事,那就是汉章帝在洛阳白虎观大集儒生“讲论五经异同”,会议记录被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儒学正式成为了王朝钦定的正统思想。是不是很惊讶?明明汉武帝的时候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隔二百馀年儒学才成为王朝正统思想。】
[嚯,没听说过呀。]
[是因为有了答案吗?《白虎通》其实就是官方编的教材或者是给出的官方答案]
[白虎观?道教已经形成了?]
[没吧,不是东汉末年才形成?]
[公元二世纪是什麽时候?]
[不造啊,和中国年号什麽的都对不上。]
[知道了,搜了一下白虎观是个宫殿的名字]
[……]
[突然不知道说什麽才好]
[。。。韦一敏效应?]
[哈哈哈哈哈哈]
汉,建武十七年(41)。
刘秀哈哈大笑,“不错!不错!照临四方曰明,任贤致远曰明,我儿之能可比肩文帝景帝!孙儿也好,‘章’也是不错的字眼。”
【大家好细心呀,我直接当成一个道观名背的,没怎麽思考,一点儿没怀疑这时候道教还没形成的可能性,背的时候真没带脑子,反应过来确实觉得奇怪,就算这时候出现道观了,讨论儒学为什麽要在道观门口啊】
[哈哈哈哈好一个地狱笑话,汉章帝信奉道教]
[get不到笑点]
[我也,主要是对汉章帝不是很熟,要是换成汉武帝还差不多]
[可是更没有违和感了诶]
[确实,换成秦始皇也没有]
[都是修仙发烧友,放在一起真和谐]
[还有更和谐的,洪荒文里祖龙是祖龙]
[这什麽环中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