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我们是农业文明嘛]
[土地私有制出现後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就是改朝换代,简直是一个轮回]
明,万历十年(1582)。
天幕的这番话让张居正有了心惊肉跳的感觉,土地兼并和改朝换代联系如此紧密,大明还有机会吗?
【然後是重农抑商政策,这项政策几乎绵延了整个封建王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国策。重农抑商,重农是一方面,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只要努力经营农业生産以至于能够多缴纳租税,就可以免去本身的徭役。但如果你不好好干农活,放着地不种去经商会被没收为官奴,另外还有因为不勤劳变贫困的也会变成官奴,所以秦国没有乞丐没有流浪汉没有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因为他们都被官府收去了[1]】
[我这种无业游民到秦国就是当奴隶的份儿]
[哈哈哈,谁不是呢?]
[家里做生意,一出生就是商籍,天生低人一等]
[荀子到秦国都得找个工作呢]
[?荀子在秦国干过吗?]
[兰陵县令啊,干到死]
[!!!]
[拜托,兰陵县是楚国的]
[咦?楚国也有县?]
[那不是废话吗?刘邦还是沛县的]
[当时商鞅变法都过去几代了,看着好用就用了呗]
[有道理哦]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刘邦正在前往咸阳的路上,闻言叹了口气,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天幕啊天幕,他的命怎麽就那麽苦?好在始皇帝胸怀比较广阔,不然他焉得有命在?希望他的朋友们能替他求求情,让始皇帝放他一马,这种情况下他也没别的要求了,先活着再说吧,荣华富贵什麽的也不是不可求,就看皇帝的态度了。
另一辆车上的萧何待遇比刘邦好得多,但心里也乱糟糟的,没有比刘邦好到哪里去,现在的情况完全偏离了他原本打算的人生路线,秦皇好似挺看重他的,走一步算一步吧,周围那麽多甲士在,他成功逃跑的可能性为零,再者也没有逃跑的必要,比起刘邦,他至少至少没有生命危险,甚至还会受到重用。
【抑商是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加重关市的商品税,交的税多了,商人也就赚的少了,商业活动自然而然就会减少;还不许商人贩卖粮食,我觉得这点能很好地维护国家利益;还有一个规定是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1]这个真是赤裸裸地歧视了,其他人的奴仆都不用服徭役,就商人家的需要,做奴仆都不去商人家做。我觉得这条就挺好,後面很多朝代奴仆过多影响税收和徭役,那就登户造册叫他们去干呗,不过我只是说一说哈,古代老祖宗们智商并不差,肯定有人和我同样的想法,为什麽没有实行那肯定实现不了啊。】
[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的啊]
[这个太简单粗暴了,如果秦朝不灭,可能这个规定就延续下来了]
[汉朝没有这种规定,之後的朝代肯定也没]
[不是啊,秦朝都没有达官贵族的仆人要服徭役的,你们在想什麽啊?]
[抱歉刚刚脑子进水了哈哈哈哈哈,想想也知道阻力非常大]
[家里的仆人要去服徭役也太没面子了,鼻孔朝天的贵族肯定不愿意呀]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啐了一口,表示不屑,“别说那些达官贵族,那些仆人甚至平民都不愿意,卖身为奴本来就是最後的活路,如果成了奴仆跟没成奴仆没什麽两样,就一条活路都没有了。”
朱标有些心疼他爹,握住了朱元璋的手。朱元璋向朱标说过,他曾经想卖身的,为了活下去什麽做不出来呢?不过他想着还能撑一撑,这一撑就撑起了大明王朝。
【还有一条是统一度量衡,这个其实是有利于商业活动的,但都是经济上的措施就放在一起来讲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云南和新疆的很多地方说的斤其实是公斤,去那边儿旅游的时候需要注意,不然会需要扛着负重前进。】
[?什麽?我国度量衡还不统一?]
[统一的统一的,不过在新疆云南用斤代表公斤的简称罢了]
[新疆基本不用斤啊,大家统一说公斤千克,云南倒是喜欢简称]
[甭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想买五斤鲜花饼,最後扛个箱子走的,吃了俩月没吃完]
[我去,鲜花饼论斤?五斤也很恐怖的,好吧?]
[可是很好吃啊,就是吃多了有点腻]
[十斤可不腻吗?]
【接下来是社会方面,主要是小家庭政策,我最开始说的兄弟分家就是因为秦国颁布的分异令规定一户有两个男丁以上要分家,非不分家也行,加倍征收赋税。还有秦国也也不允许成年的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样的落後风俗,我刚开始没想到怎麽就落後了,然後我琢磨了琢磨“成年”“同室”这两个词,如果是这样的话,果然很落後。这样的小家庭有利于人口增长丶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因为每家都是两口子和他们的长子以及其他未成年孩子,就很方便生娃嘛,而且一家一个或者两个男丁,也很方便统计呀。[1]】
[芜湖,是我想的那样吗?]
[是不是就像落後地区好几个男人娶一个媳妇儿?]
[共妻?]
[可能还乱︱伦吧?]
[注意尺度啊!!!小心你们的号]
[我想起了韩非的那八奸,前俩就是同床和在旁]
[也差不多了,如果成年的父子兄弟住在一个屋,那和同床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