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可以肯定地告诉天幕中人就是他们想的那样,嬴政可以感觉出在某种程度上,後世的开放程度还不如大秦。
在大秦,成婚之前有几段感情是非常正常的,成婚之後特指鳏夫寡妇有几段感情也是非常正常的,底层黔首就不必说了,高层的典型比如宣太後和赵太後。嬴政讨厌赵姬不是因为她糜乱的私生活,毕竟这在上层贵族中很正常,他厌恶的是赵姬不合时宜的愚蠢的野心。
【商鞅变法基本上就是这样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变法,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以後,旧贵族势力进行反扑,商鞅被诬告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试图反抗但失败了,最後被车裂和族诛,就蛮凄惨的。但商鞅虽死,其法犹存,它使秦国後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秦王政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基础。[1]】
[唉,献祭商鞅一个人,秦国强盛几百年]
[没有几百年吧?一百多年]
[挺长的了,好几代呢]
[六代之馀烈,秦孝公死後还有五代]
[都有谁啊?]
[那个杀了商鞅的惠文王,那个举鼎死的秦武王,还有超长待机的小米,短命的政哥他爹和他爷爷]
[怀疑这里有个广告]
[政哥他爷爷其实不短命,活了五十二,比政哥长寿]
[但他改元後三天就死了,太抓马]
[总比那些还没改元就死的皇帝强]
[关键是人家还有个出息的孙子,也有个出息的爹]
[谁说不是呢?]
汉,高祖九年(前198)。
刘邦算了算秦孝文王嬴柱的年纪,发现他还真比嬴政活得长,有点出乎意料的惊奇。
明,弘治七年(1494)。
年纪轻轻的王守仁可没有刘邦那麽稳重,瞬间惊呼起来,“爹!秦孝文王真的比秦始皇长命,总觉得他是英年早逝!”
王华看着近来越发活蹦乱跳的儿子叹了口气,当爹可真难。他思考着用戒尺进行当头棒喝的可能性,又怕打坏了儿子,他儿子这个样子之後居然能成为圣人?天幕不会说错了吧?
【都说了嘛,战国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各国都在进行变法改革,秦楚燕韩赵魏齐,战国七雄,我们刚刚说了魏国的李悝变法和吴起军事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这才三个,我们把剩下齐赵燕韩四个也说了,内容不是很多,也不是很经常考,但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1]】
[嚯,齐赵燕韩还有改革呢?]
[谁说不是呢?]
[肯定有啊,就是出名不出名的问题了]
[我们可能也听过,但没意识到,我记得起过有个改革就是我们都知道了那个邹忌弄的]
【是的,我看到有宝贝儿说了,齐国改革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王,这回不是齐王的老祖宗了,而是齐王本王齐威王,他任用邹忌为相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五方面,一整顿吏治,二提倡进谏,三义务兵制与雇佣兵额制相结合丶起用良将,四改进授田制,采用分地长期使用制,五稷下学宫,都很短,也不是很需要了解具体内容,但都很有说头。】
[这转折——]
[差点儿让我喘不上来气儿]
[稷下学宫不是春秋的时候就有的吗?]
[不是孔子建立的吗?]
[对啊对啊,看我真诚的大眼睛]
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前483)。
莫名多了稷下学宫建立者名头的孔丘眨了眨眼,天幕所在的时空不是他,但也许他也可以建一个,不出意外的话,不久之後就会有人上门来邀请了。
【第一个整顿吏治倒是没什麽有意思的,也就是制定了对管理的考核标准,选官的时候选君子不选小人,对道德要求比较高哈。有意思的是第二个广开言路,提倡进谏,这个和我们的课文联系非常紧密哦,具体内容我忘了,反正我记得什麽美我者丶私我者丶欲有求于我者,还有三等进谏奖励方式,语文配合历史食用效果很佳。[1]】
[早就忘了]
[高考都几年了]
[不知道为啥我印象里根本没有这一出,难道那不是个比美文吗?]
[请看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纳谏啊!]
[这个标题还有个知识点呢,应该是《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省略了一个宾语或者是主语]
[我去,这麽高级,我们老师没讲过哈]
[也许你们老师讲过,只是你忘了]
[不要把事实说出来哈哈哈]
[不许装鸵鸟!]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露出了羡慕的目光,他也想要一个劝谏委婉的大臣,其实这种臣子他不是没有,奈何有个板板正正总是挑刺的魏老黑。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