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义务兵制与雇佣兵额制相结合也是比较先进的,但比较有意思的还是齐威王任用的那些良将,田忌丶匡章丶孙膑,每一个都非常有名——好吧,匡章我不是很熟,但田忌赛马和孙膑围魏救赵都太出名了,我不允许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1]】
[田忌赛马那个叫什麽?博弈论?]
[学经济学多了吧?咋不说囚徒效应呢?]
[博弈论好像是数学的吧?]
[就是用了博弈论原理呀]
[经济和数学分不开的,学经济得学高数]
[想当年不知道啊,以为学工商管理就不学高数了,被坑了一脸血]
[搜了一下,田忌赛马也用了好多经济学原理,什麽资源配置什麽的]
汉,永初六年(112)。
张衡的脑子飞速旋转着,思考田忌赛马的数学原理,他恨不得爬进天幕中和他们交流数学知识,可惜天幕主要说的是历史,尽管许多当事乃至後世之事为他们提供了帮助,但他也希望天幕能抽出来时间讲一讲未来的数学。
【第四个田地制度也没什麽说头,来看第五个稷下学宫,这个天下有名的学宫在小说里出现的频率甚至比商鞅变法还要高,齐国本来也就那样,但随着稷下学宫的建立,齐国招徕各家学者和天下贤士让他们着书立说,久而久之齐国就成为战国时代学术文化的中心[1],如果没在稷下学宫讲过学的学者那就跟当老师没教师资格证一样,就是这麽地位超然。】
[是诶是诶]
[稷下学宫,学者的不二选择]
[秦国太狂放了,民歌都是“我没有衣服就穿你的,你没有衣服就穿我的”]
[我的眼睛,不要这麽瞎编排好吗?]
[我去,不要侮辱战歌!!!]
[什麽垃圾进来了,开玩笑不是这麽开法]
[就跟进了宋徽宗的粉一样恶心]
[《无衣》啊,那是唱给英雄的]
[爽了,给投诉封号了]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畅想了一下未来,稷下学宫算什麽?等咸阳学宫建好了,一定要比稷下学宫更出彩。
大多数时候嬴政涵养还是很好的,他没把某些话放在心里,倒是许多老秦人激动了许久,一时间军中民间无不唱《无衣》。
【接下来是赵国,赵烈侯时期在公仲连主持下进行过一次内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化人民丶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方面。到了赵武灵王时期,在军事上进行了改革,也就是衆所周知的“胡服骑射”,主要措施是改宽袍大袖为短装紧身这种适合骑射的服装并通过不同的途径组建骑兵。赵武灵王军事改革影响是巨大的,不仅让赵国拥有了强大的骑兵对队伍,还影响骑兵逐渐代替了车兵成为军队主力。[1]】
[赵国烈侯?这个是真没听说过]
[是的是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非常有名]
[赵武灵王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王]
[怎麽个神奇法?]
[又武又灵的呗]
[嗷对对对,灵是个恶谥来着]
[这先後不好的,和唐玄宗李隆基好像啊]
[猪猪其实也是这样来着,但猪猪运气比较好,没造成什麽大乱子]
汉,征和二年(前91)。
刘彻脸色阴沉沉的,就算天幕夸他运气好也没有丝毫缓和。
唐,开元二十四年(739)。
李隆基心如止水,被说得多了,他也不是很在乎了,天幕说的又不是他,他现在能干又勤政,哪个臣子见了他不夸了他两句?
李隆基知道他们都很担心他“重蹈覆辙”“重走老路”,但也害怕他会破罐子破摔,所以说话劝谏那叫一个好听,比邹忌还要委婉,反正李隆基被哄得很开心,目前还没有想撂挑子。
【燕国的改革在教材上就两句话,我们记住燕昭王丶乐毅丶邹衍丶剧辛这几个人就行了。接着来看韩国,两个关键人物:韩昭候和申不害,申不害是法家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政治层面,以“术”为特征,改组丶整顿官吏,对各级职权进行明确划分,以此为标准衡量选拔人才,并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和监督。[1]然後还有啥吗?好像没有了吧?接着我往下看。】
[只有术的话,整个朝堂就靠君王对臣子的制衡了]
[这是什麽?帝王心术?]
[反正韩国弱不拉几的,要不是有个韩非,在灭六国里就跟卫国一样没有排面]
[搞不懂法术势有什麽区别]
[也不用搞懂吧,就反正三者缺一不可]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对此颇为认同,韩国当初通过申不害变法确实强盛了一阵子,不过注定不会长久,韩非的思想切中要点,但天命在秦,当时六国的君王没有一个靠谱的。
韩国弱小倒没什麽可注意的,嬴政私心认为赵迁才是灭赵的第一功臣,如果不是他为秦国扫清了廉颇和李牧两个障碍,秦国要想咬下赵国要费不少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