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十五)
◎都给我补缴◎
鄱阳郡一地的情况与平原郡差不离,学堂里都是男童占了绝大多数,除了一两个例外,大多数情况下很少能看见来此求学的女童。
如昨日所见,即便是学堂免了女童求学的费用,大多数父母出于各种考虑还是不会让她们去进学。如果仅有一个求学机会,那麽不出意外的会留给家里的男孩子。
而那些总角之龄的女孩子则被留在了家中干活,以填补家庭中劳动力的缺失。
有部分百姓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可他们却还固执的认为这种重要性只针对男丁有益。
毕仁不信如果初级学堂就开始收束修,那些辛勤劳作在地里靠着苦力挣吃食的农人会把家中男童都送去读书。
从昨日与那些农妇的对话中得知,鄱阳郡一地由官府督建的学堂普遍是不收束修的,只需家中为孩子提供必备的学习用具就好。
在毕仁的印象里,大周从未有过全国或者全州上下由官府出资补贴所有学堂的政令。
有的只是针对女学的财政补贴。
那麽问题来了,没有女孩子的学堂还能叫做女学吗?
变了味儿的女学还应该享受国库的补贴吗?
这种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
是地方学政欺上瞒下,还是朝廷知道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
在当地人全都默认此为常态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去改变它?应该怎样改变?
一连串的问题是毕仁抛给这帮少男少女们的“作业”,对于答案显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还需实践出真知。
迎着朝阳,毕仁一行人再次踏入了鄱阳郡当地最大的书院——松阳书院。
从昨天和和山长的谈话中得知,这座松阳书院的前身确实女子学堂无疑。
而如今这里却不见一名求学女童。
对于毕仁一行人的再次到来,身为书院山长的黄唯嗣也是十分不解,不是捐过银子了麽,这帮人还回来干嘛?
难道又是来送银子的?
一行人迈着台阶一步步上前,在靠近学院大门的时候黄山长迎了上来,刚想扯动嘴角露出一抹亲切友好的微笑,就被毕仁无视般擦肩而过。
连一个眼神都没给他。
黄山长还未舒展开来的笑容僵在脸上,在後面跟上来的人不小心撞到他的肩膀後反应了过来,回头就去追毕仁。
“等等!”
毕仁不理他继续前行,直至大门处,擡头望向上首匾额所书的“松阳书院”四个大字。
馀光扫过去见那角门处还有俩大一小共三人矗立在那,毕仁有心去询问一二,奈何身後那个狗皮膏药穷追不舍。
“尊驾何事?”黄山长对毕仁的无理很是恼怒,但看在昨日她略捐银钱的份上语气还算克制的询问。
毕仁:“进书院。”
“尊驾今日进书院是为何事?”
毕仁:“山长,你昨日可不是这个态度?”
黄山长一噎,心道:昨日是昨日,那还不是看在钱的份上麽。
他还想再说几句,结果毕仁已经失去了耐心,手一挥说道:“咱们走!”
松阳书院本来就是当地久负盛名的求学之所,又有当地衙门给背书,平时在门口随意放置几名护卫,还都是攀了亲戚找了关系来的,即便这样敷衍也没有地痞流氓来此放肆。
一是慑于官府,二是谁家里或者族中没有一二亲眷读书,犯不着上赶着得罪。
被人硬闯书院大门这还是头一桩。
“欸欸欸,你们想干什麽?!”黄山长看他们动了真格的,才知道这帮人今日怕是来者不善,赶忙吆喝人前来阻拦。
一帮子悠闲惯了吃空饷的哪里是公主府护卫的对手,都无须动刀动抢,随便扒拉几下就够让这帮看门的喝一壶。
门口的吵闹声瞒不住,正是早读的时间,书院里的夫子们闻声有不少人出来瞧动静,见是外来人等擅闯学院,有人直接上前呵斥道:“尔等何人?这是松阳书院且容尔等放肆!”
毕仁听闻此言眉毛高高挑起,多少钱年没人敢用“尔”这个字对自己吆五喝六了,这人未免也太自视甚高。
她不屑冷哼:“尔何人?胆敢在本宫面前放肆!”
被噎了一句的男人没有注意到毕仁自称的“本宫”二字,还在因为自己被怼而愤愤不平,还想要上前理论,却被身边人拉住了袖子。
黄山长也反应了过来,这人昨天可没有自报家门啊,今儿个怎麽就突然……也不知道他是想起了什麽,连忙上前询问道:“尊驾可是长平公主殿下?”
侍剑:“这正是长平公主和怀安郡主,尔等还不快快见礼!”说罢就掏出了一块腰牌,还特意在黄山长眼前晃悠了一下。
书院衆人见此纷纷看向黄山长,见他都弯腰作揖了,其他人就知道这事是真的,眼前这衣着考究的贵人的确是当朝公主,也都跟着纷纷行礼。
只有一人还在直不楞登的站在那里,一副被惊吓到没缓过神来的样子,旁边人见状想要偷偷提醒他。
可惜,晚了!
侍卫长一挥手,就有两人快速向那名男子走了过去,二话不说对着膝盖窝就是哐哐两脚,男子吃痛之下膝盖扑通一下磕在了地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周围站着的其他夫子见状纷纷对护卫怒目而视,黄山长也想上前为此人说两句,侍剑适时发声:“见公主殿下为何不拜?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