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哑雀无声的反义词 > 他学会了甜(第1页)

他学会了甜(第1页)

他学会了“甜

玉兰花开得最盛的那几天,海面上总浮着层薄薄的雾。

江熠坐在礁石上,指尖摩挲着掌心的两颗石头。

左边那颗灰扑扑的,边缘被磨得光滑透亮,是林微被拐时攥紧的那枚,後来她塞进他手心,说“摸到它就像摸到光”;右边那颗是他在海边捡的,形状歪歪扭扭,却和记忆里货车厢里那块几乎重合,他用砂纸磨了三个月,才让它有了相似的温度。

海风带着玉兰的甜香漫过来,掀起他袖口。袖口下的手腕上,有道浅浅的疤——是当年在狱中刻“微”字时,被指甲划出来的,现在已经淡得像道泪痕,只有在潮湿的梅雨季,才会隐隐泛出红。

远处的沙滩上,苏婉正蹲在那里捡贝壳。她穿了件新做的碎花裙,是江熠照着全家福上的款式请人缝的,裙摆扫过沙粒时,会扬起细小的金粉。

她怀里的布娃娃换了身新衣裳,红色的绸带在风里飘着,像极了林微照片里的羊角辫。

“阿熠……你看这颗像不像糖?”苏婉举起枚半透明的贝壳,对着阳光晃了晃,贝壳的纹路在她手心里投下细碎的光斑,“微微小时候总把这种贝壳塞进口袋,说能存住甜味……”

江熠笑着点头。他知道,妈妈的记忆又回到了那些温暖的片段里。

这些年她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会记得林微爱捡贝壳,记得江熠怕黑,甚至会在织毛衣时,准确地说出两个孩子的尺码——仿佛那些被苦难偷走的岁月,正被海风一点点送回来。

他低头看向脚边的布袋,里面装着刚摘的橘子糖。糖纸在阳光下闪着橘色的光,像撒了把被揉碎的夕阳。这是他自己熬的,用的是海边人种的橘子,甜度刚刚好,不会像外面卖的那样齁,是林微喜欢的味道。

他想起第一次给林微带橘子糖的样子。那时他刚找到福利院,怕被认出来,总戴着口罩,每天把糖塞进她素描本里,像藏起个不能说的秘密。直到有天她红着脸用手语比“谢谢”,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电流窜过的瞬间,他才敢确定,她没有忘记货车厢里的半块馒头。

“微微……”他对着浪花轻声喊,声音比海风还轻。

潮水退了,露出大片湿润的沙滩。江熠站起身,往海边走。浪花在他脚边碎开,留下层白色的泡沫,像林微画里没干的颜料。他弯腰,从布袋里拿出颗橘子糖,剥开纸,扔进嘴里。

甜味在舌尖漫开,带着点橘子的微酸,像所有关于等待的故事,苦过之後,总会留下点值得回味的馀温。

他想起林微最後那封信。信纸被泪水泡得发皱,字迹轻得像羽毛,却在最後写着:“天上的星星,最亮那颗是我……”他後来才知道,她写这句话时,窗外的玉兰正落得温柔,而她的铅笔,再也没能回到纸上。

现在是傍晚,星星还没出来,但海面上已经有了点点灯火。远处的渔船归航了,马达声混着渔民的吆喝,像支被拉长的歌谣。江熠数着那些灯火,突然觉得,其中最亮的那盏,一定是林微在看着他。

他从布袋里抓出把橘子糖,轻轻撒向浪里。糖块落入海水的瞬间,激起细小的涟漪,像谁在海面上点了串橘子味的星星。

“微微,你看,”他对着大海说,声音清亮得像破壳的雀音,“我学会说‘甜’了。”

风穿过身後的玉兰树,叶子沙沙作响,像谁在回应。这棵树是他从福利院抢出来的,现在长得枝繁叶茂,树干上刻着的“1”和“2”已经快看不见了,但江熠总能准确地摸到它们的位置——就像他总能在人群里,一眼认出那些和林微相似的温柔。

树下放着本摊开的绘本,是他改结局後的那本。最後一页的海边重逢画面上,他用金色的颜料补了两颗星星,挨得很近,像两只交叠的手。

有只瘸腿的猫正趴在书上打盹,是当年林微想叫“石头”的那只,现在它总跟着江熠,像个沉默的守护者。

“江熠哥,苏婉阿姨说要回家煮贝壳汤呢!”晓棠的声音从礁石後传过来,她手里捧着束刚摘的玉兰,花瓣上还沾着露水,“福利院的孩子们来了,说想听你讲玉兰树的故事……”

江熠回过头,看见晓棠身後跟着群孩子,蓝白校服在夕阳下晃成片小小的海洋。他们手里都拿着画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玉兰树,像林微小时候的笔触。

“来了。”他笑着应道。

晓棠跑过来,把玉兰递给他:“我妹妹画的,说要送给你。她今天出院了,说明天来书店看你的绘本。”

江熠接过花,指尖触到花瓣的瞬间,仿佛又碰到了林微的手。那双手总是凉的,却能画出最温暖的画,能把石头捂出温度,能让橘子糖的甜味,在岁月里永不消散。

他牵着苏婉的手往回走,沙滩上的脚印歪歪扭扭,像串被拉长的省略号。苏婉还在念叨着贝壳汤,说要给“微微”多盛点,江熠笑着听着,偶尔应一声,声音里带着橘子糖的甜味。

孩子们跟在後面,叽叽喳喳地问:“江熠哥,玉兰树真的会记得所有事吗?”“那个会画星星的姐姐,现在是不是变成糖了?”

江熠停下脚步,指着天边的晚霞。晚霞正把海面染成橘子糖的颜色,浪花卷着泡沫涌过来,像无数只白色的蝶在飞舞。

“你们看,”他说,“这片海记得,这棵树记得,风会带着我们的话,传到想去的地方。”

夜色慢慢浓了,星星一颗颗亮起来。江熠坐在“微熠书屋”的门槛上,看着灯下孩子们打手语的样子——他们比的是“谢谢”,指尖像捧着露珠,和当年林微在玉兰树下的模样,一模一样。

他拿起那两颗石头,轻轻碰了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像两颗心在对话。

远处的海浪拍打着礁石,节奏和苏婉哼的摇篮曲重合。江熠知道,有些告别就是永恒——林微永远是十五岁树下笑的模样,发“糖”音时气音像小猫叫,画玉兰花瓣时眼里有光;而他,会永远守着这片海,守着这家书店,守着那些未完的故事,把“甜”的味道,说给每个潮起潮落的日子听。

风又起了,吹得玉兰花瓣落在翻开的绘本上。江熠低头,看见最後一页的空白处,不知何时被哪个孩子画了颗小小的橘子糖,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甜。”

他笑了,眼角有温热的液体滑落,滴在糖纸上,晕开了片小小的彩虹。

风漫过窗棂时,带进来片玉兰花瓣,轻轻落在绘本最後一页的“甜”字上。江熠伸出手,指尖与花瓣相触的瞬间,仿佛触到了林微当年吹过的那缕风——它曾拂过货车厢里半块馒头的温热,掠过福利院素描本上未干的铅笔痕,穿过监狱玻璃上相贴的指尖,最终停在这片海的暮色里。

远处,苏婉的摇篮曲混着浪声飘过来,像从岁月深处淌出的溪流。

孩子们的手语在灯光下划出温柔的弧线,指尖的影子落在墙上,与林微画的玉兰枝蔓交缠在一起,织成张透明的网,网住了所有未完的惦念。

江熠将两颗石头并放在窗台上,月光漫上来,在石面上镀了层银,像撒了把被揉碎的星子。

他知道,林微就在这星光里,在玉兰的呼吸里,在每个被橘子糖甜味浸润的晨昏里——她没来得及听完的“甜”,会化作潮声,年复一年,漫过沙滩,漫过礁石,漫过所有需要被温柔以待的时光。

而他,会守着这片会说话的海,守着这家飘着墨香的书屋,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知道:

有些告别从不是终点,就像有些甜味,能在岁月里,长出永不凋零的春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