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揽星)目光扫过那些懵懂又带着渴望的孩童,朗声道:
“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不再被人蒙蔽欺压!是为了看懂契约,不被奸商所骗!是为了学会更好的耕种丶匠作之法,让地里多産粮,让家里多进项!女子读书,是为了知晓天地广阔,人生不止相夫教子一条路!”
她顿了顿,指向堂内:
“看见那些桌椅了吗?看见那些笔墨纸砚了吗?均安寨库房拨付!束修全免!笔墨纸砚,按需供给!每日午时,学堂管一顿饱饭!”
管饭!
还免束修!
提供笔墨!
人群彻底沸腾了!
那些犹豫的家长,看着自家孩子渴望的眼神,再想想一顿实实在在的饱饭,心中的天平瞬间倾斜。
“我……我家二狗能来吗?”
“女娃……女娃真能来?”
“能!”
陈雪(揽星)斩钉截铁。
“只要愿学,皆可来!”
龚毅(淬锋)站在她身後,看着那些争先恐後为孩子报名的父母。
看着那些因能读书而兴奋得小脸通红的孩童,尤其是几个被父母推搡着丶怯生生站到女童队列中的小女孩。
面具下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教化之功,润物无声,却是立国之本最深厚的土壤。
夜凉如水。
重修後的观星台高踞临渊城东南角,是城内最高的建筑。
龚毅(淬锋)独自立于台上,夜风鼓荡着他的玄色衣袍。
面具放在一旁的石案上,露出年轻而沉静的侧脸。
他面前摊开着玉衡子留下的金属书册拓本和几卷古老的天文星图。
巨大的青铜浑天仪在星辉下泛着幽光,旁边还有几架新制的丶更精密的窥筒(原始望远镜)。
仰望苍穹,繁星如沸。
龚毅(淬锋)的指尖在星图上缓缓移动,对照着浑天仪的刻度。
推演着星辰的轨迹。玉衡子留下的推演复杂艰深,充满了对“噬界之影”力量本质的猜想和对“九星连珠”时能量潮汐的预测。
虽然系统已灭,但这些关于天地宇宙运行的知识本身,便有无穷价值。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星图一角,那里标注着下一次九星连珠的倒计时位置——三百馀天後,己亥年冬至日。
按照玉衡子的推演,那将是此界能量流转的特殊节点。
“天门”开阖的刹那。
“心锚……气运……”
龚毅(淬锋)低声自语。
玉衡子最终将希望寄托于人心与气运的力量。
他合上书卷,俯瞰脚下的临渊城。
夜色中的城池不再是一片漆黑。
新设的街灯(以油脂为燃料)沿着主要街道延伸出点点昏黄的光带。
更夫悠长的梆子声在寂静中回荡。
城东的工匠坊区仍有灯火,传来隐约的打铁声。
城外的屯田区,星罗棋布的窝棚里也透出微弱的火光,那是守夜的农人在照看刚播下的希望。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无数细微之处的改变在悄然发生:
新筑的城墙,新开的田亩,新疏的河道,新设的学堂,还有那渐渐在百姓心中扎根的丶对“均安”二字的认同与守护之念。
这些,便是玉衡子所说的“气运”之源吗?
龚毅(淬锋)拿起石案上的面具,指尖拂过冰冷的表面。
面具之下,是真实的脸庞和更加坚定的意志。
他望向北方的夜空,那里是均安山的方向。
无论九星连珠带来的是吉是凶,是机遇还是挑战,他已与另一人约定,并肩而立,持本心,聚气运,待天时。
固本培元,根基既立,便无惧任何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