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昭昭jovi > 第21章荷风染墨(第1页)

第21章荷风染墨(第1页)

第21章荷风染墨

次日,寅正三刻,东宫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尽,阶前青砖缝里的苔藓还沁着冰凉的露珠,空气里弥漫着破晓前特有的清冽。

苏棠已捧着连夜整理好的书目清单,肃立在殿外回廊的阴影里,身形挺拔如修竹。

身为东宫洗马,秩正五品,掌经籍典制丶文翰之事,天贶节後的晒书清点与归库,容不得半分差池,这是他的职责,更是他立身的根本。

昨夜回到值房,案头摊开的《皇明祖训》和几份待校的讲章都失了颜色,眼前挥之不去的,是太子萧昭珩攥着那本薄薄《弁而钗》时,骤然泛红的耳廓,以及指尖相触时那一点猝不及防丶直窜心尖的酥麻烫意。

君臣分际,云泥之别,这念头本该如冷水浇头,可那些画面却偏如跗骨之蛆,啃噬着他素来引以为傲的清明神智。

烛泪滴尽,更鼓声声,直至窗外传来第一声鸡鸣,他才惊觉案头青瓷灯盏里的油已熬干,铜镜里映出眼下两片淡淡的青影,昭示着这一夜的无眠。

“苏洗马,殿下宣召。”内侍尖细平板的嗓音划破了回廊的寂静,也截断了他纷乱的思绪。

苏棠深吸一口带着露水寒气的空气,定了定翻涌的心神,仔细抚平了身上那件浆洗得挺括的青色云纹官袍袍角,确保仪容无一丝错漏,这才躬身推开了沉重的殿门。

殿内烛火通明,驱散了黎明前的昏暗。太子萧昭珩一身赤色织金云龙纹常服,未戴翼善冠,只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发,正背对着门口,立于西窗下。

他修长的手指随意把玩着一方羊脂白玉雕螭龙镇纸,晨曦初露的微光透过高丽纸糊的窗棂,在他挺拔的身姿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那赤色衣袍上的金线在光中隐隐流动,贵气逼人。

“昨日晒的书册,可都归置妥当了?”萧昭珩并未回头,清朗的嗓音在空旷的殿宇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回响。他缓缓转过身,目光精准地落在苏棠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人心,“看你眼下乌青,昨夜未曾安枕?”

苏棠心头猛地一跳,像被那目光烫了一下,忙更深地垂下头,视线落在自己青袍下摆的云纹上:“回禀殿下,所有典籍均已清点无误,归入文渊阁东库。臣……臣因需核对晒後书目,兼校勘讲章中几处存疑字句,故而睡得迟了些。”

身为洗马,校勘典籍丶整理讲章本就是分内事,这理由比昨日的支吾显得合情合理多了,也更能掩饰那真正扰他心神的缘由。

萧昭珩从鼻腔里淡淡“嗯”了一声,听不出情绪,也未再追问。他踱步至紫檀木大案後,将那方温润的白玉镇纸轻轻放回原处。苏棠眼角的馀光瞥去,案角昨日那本惹祸的蓝布册子果然已了无痕迹,想是已被彻底销毁。

一股复杂的情绪瞬间攫住了他——是如释重负的轻松,却也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落。那本禁书,终究是他们之间一个短暂而禁忌的交点,如今断了。

“今日讲学暂停,你且回值房歇息片刻吧。”萧昭珩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苏棠微微一怔。告退?不,他袖中那半张被反复捏紧又抚平的宣纸,边缘已有些濡湿。

他藏在袖中的指尖用力掐了掐掌心,借着那一点锐痛鼓起前所未有的勇气,终于擡起头,声音竭力维持着平稳,却比平日更低沉了几分:“殿下,臣……尚有一事相求。”

萧昭珩眉峰微挑,深邃的目光落在他脸上,带着一丝探究:“讲。”

“翰林院新呈上的几份策论,论及江南水患治理,”苏棠垂下眼帘,避开那过于专注的凝视,目光落在殿内铺着的团花地毡上,“其中引述前朝漕运旧案,鞭辟入里。只是……其中几处关键论述,需得对照永乐年间工部绘制的《漕河总览图》详加印证,方能彻底明晰其脉络关节。那批河工图卷,据臣所知,正收储于西苑澄瑞亭旁的书库之中。”

他顿了顿,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在耳畔擂鼓,深吸一口气,才将最关键的话送出唇齿,“臣想着……巳时三刻前往查阅。不知殿下今日圣学之馀,是否得暇?若殿下肯拨冗同行,臣……臣愚钝,其中牵涉前朝旧制丶河工机要之处,正可当面聆听殿下训示。”每一个字都紧扣着“公务”丶“请教”,冠冕堂皇,无可指摘。

可他自己心知肚明,这邀约是何等逾矩——一个五品洗马,何来胆量主动邀约储君同赴偏僻的西苑书库?这其中的冒险与僭越,足以让他後背渗出冷汗。

殿内一时静极,只有更漏滴答的细微声响。萧昭珩修长的手指在光滑如镜的紫檀案面上,无声地丶极缓慢地敲击了两下。那目光却未曾离开苏棠低垂的侧脸,从他微微绷紧的下颌线,滑落到他因紧张而不自觉轻颤的肩头。

片刻,一丝极淡丶却意味深长的笑意,缓缓在太子唇边漾开,打破了沉寂。

“巧了,”萧昭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慵懒的暖意,目光如有实质般缠绕在苏棠身上,“孤今日恰无紧要安排。既是关乎国计民生丶前朝得失的实学,孤便随你去看看那河工图,也好。”他绕过书案,随手拿起案头一叠装订整齐的策论,“这些,你先带回值房细读。待看过图卷,再与你参详。”

当苏棠伸手去接那叠策论时,萧昭珩递出的手似乎微微一顿。

苏棠的指尖,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勇气,不再是闪避,而是主动地丶极轻极快地,擦过了太子温热的指腹。那触感短暂却清晰,如同细小的电流,瞬间从指尖窜入心脉。

这一次,他没有像昨日那般惊慌失措地撤回,但那温热相贴带来的奇异麻痒感,却让他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缠绕,动作僵硬了一瞬,才稳稳接过。指尖残留的触感,挥之不去。

回到值房,苏棠将那叠沉甸甸的策论放在书案上,仿佛卸下千斤重担,又似心头悬起了另一块巨石。他有些急切地从袖中摸出那半张被汗水浸得微潮的宣纸。

上面是他昨夜辗转反侧时,蘸着墨汁,写了又涂,涂了又写的几个字——“澄瑞亭书库,巳时三刻,臣棠恭候”。此刻,这小心翼翼备下的字条,在太子那带着笑意的应允面前,显得如此笨拙而多馀。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将纸揉成一团,丢进了废纸篓。

案头那只天青釉的笔洗里,清水如镜,清晰地映出他自己此刻的模样——双颊染着不正常的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眼神里还残留着方才殿中那种惊悸与隐秘的悸动交织的馀波。

窗外,几声清脆的雀鸟鸣叫传来,他循声望去。回廊外,一株高大的石榴树正开得如火如荼,殷红似血的花朵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饱满的花瓣上凝结着晶莹的晨露,在熹微的晨光中,折射出耀眼的碎芒。

那浓烈到近乎灼目的红,像极了昨日太子耳廓上那抹倏忽而逝的绯色。

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又喧嚣起来,一声声,一阵阵,聒噪得人心慌意乱,却又在心底最深处,不可抑制地催生出一种隐秘的丶焦灼的期待。

苏棠闭上眼,复又睁开,望着那满树榴火,心绪如潮。他再清楚不过,这场以“请教河工丶参详策论”为名的邀约,不过是他借着职责的便利,为自己心底那点悖逆伦常丶不敢宣之于口,却又疯狂滋长的妄念,披上了一层最冠冕堂皇丶也最体面的外衣。就像西苑太液池底那些悄然探头的荷尖,明知应深藏于淤泥,永不见天日,却偏生按捺不住,要向着那遥不可及的天光,怯怯地丶执拗地,伸出一点嫩生生的尖角,渴望着阳光的轻抚,哪怕转瞬即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