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后日出,那便又是崭新的一天。
时光如梭,可有些经历,却不是三年五载就能轻易忘却的。
自八年前从井里被救出来以后,她先是在父亲挚友李伯父的全力疏通下,被接回李家。
可紧接着李家恐她父亲的案子再生变故,便把她偷偷寄放到乡下,掩人耳目。
李家人则买了一个身体羸弱的同年岁的女童,养在家中,半年后,女童病亡,李家便对外声称,那个接回来的孩子福薄,已不在了。
李伯父为了不让人寻到她的行踪,刻意没有和乡下来往,只在暗中银钱支持,但也不敢给多,怕引人注意。
这事做得隐秘,辗转几道,故而那对寄养夫妇也并不知她真实身份。
恰恰正是因此,那家人经常苛待她,不仅指使她干粗活,还用着李家送来的银钱将自己的女儿娇养起来。
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却把带来这笔财富的人当做了家里的粗使丫鬟。
不过这些,花芜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决定出逃,还是因为有天夜里意外听到了那对夫妇的谈话。
那段日子,花芜连着好几天夜里冻得睡不着,便在烧火做饭时故意留了一点火星子,想着夜里偷摸着去暖暖。
路过主卧的时候,只见里头还燃着一点昏黄的灯,她猫着腰打门口经过时,却感觉到了一股热气正在往外涌。
于是她便蹲在门缝边,没想到那股热气竟还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
花芜觉得奇怪,李美娘不是说他们家冬日里从不烧炭,全靠活络身体硬扛过来的吗?
在她提出想买个小碳炉或是汤婆子在睡前暖身的时候,李美娘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她。
“小丫头,在咱们家,可没有燃炭的规矩,你们城里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叫既然来了,就安安分分的,别一天到晚给老娘整这些幺蛾子。”
李美娘瞪着眼咬牙,指尖使劲戳了戳她的脑袋。
花芜懒得纠正,那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
不过李美娘的话的确也不错,既然来了,就安安分分的。
别添乱。
好歹这里,还有四壁,还有床榻,还有人能陪她说说话。
或许,还能有几分盼头。
李家伯伯总不能真的对她不闻不问,把她忘了吧。
后来李美娘还叮嘱她,若是真的睡不着,就起来跳一跳蹦一蹦,身体活了,便不会觉着冷。
嗐!
可怜花芜白日里连口热汤都难得喝上,那个年纪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她每天都要忍着饥饿入睡。
当她听了李美娘的话勒紧腰带,蹦了两下时,只觉得指尖发抖,双腿无力,胃疼得难受。
这还怎么活?
都快饿死了!
于是她也学会了偷偷摸摸。
清早起来偷鸡蛋,飨食歇火后便偷偷留着一点火星子,把清晨偷到的鸡蛋塞进柴堆里,晚上便偷着吃。
有几次实在太饿,又太紧张,做贼没个经验,总是提心吊胆地怕被发现,吃快了噎到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