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仪南结盟
数日,萧青在浚仪县举行籍田礼。
挥舞耒耜,耕种三推,而後祭祀。
祭台之上,左边放着酒醴与粟米,右边摆着羊与豕,中间有瓜果与蔬菜,祭品前方,有玉器一件。
待官员宣读祝文後,萧青领百官祭拜,片刻後,萧玉悲将浚仪县中的老农带出,躬身行礼道:“陛下,这些都是当地有名的老农,得闻陛下召见,甚为感动,已斋戒七日,三沐三薰。”
随即,老农上前,匍匐跪拜,行稽首礼,齐声言道:“黔首浚仪人士,幸得面觐天颜,赖陛下恩德,黔首得以安生,陛下天纵英明,黔首叩谢陛下圣恩!”
“起。”萧青道。
“谢陛下!!”
“诸位父老,力田孝悌,合该受赏。”
说罢,下官宣读诏书,赏老农衣帛丶米粮丶财物以作嘉奖。
“黔首受陛下恩赐,感戴天恩,谢陛下!”
祭田礼结束後,萧青与萧玉悲一同用饭,闲谈之时,萧玉悲说此前服侍过他的一位老伯生了重病,正欲接到太和安置,只是太和地广,不知何处最好,萧青想了许久,称天薞坊往北七八里或许可住,萧玉悲点头,也觉此地甚好。
“兄长,再过二月,便是伏日之期,我有意去同南王会面,不知兄长可愿同去?”
“既为国事,臣自同去。”
萧玉悲喝了一口黄米粥,轻声说道:“我国祭农神而不祭暑神,南国祭暑神而不祭农神,儿时不明白,等大了才知道我国缺粮,南国酷热,陛下此次前去,定要召太医令随行。”
闻言,萧青低头浅笑,说道:“兄长关怀,我自然知晓。”
过了一会,荀漷前来,将所得探报双手呈上。萧青看过之後,命人传重彰前来。
“陛下请口述诏令内容,臣当依式草拟,呈陛下御览。”
萧青放下筷子,说道:“传朕旨意,命荀棣为大将军,领兵十万,镇守西营,张缭为裨将军,卺平为校尉,再命玉子骁为大将军,领兵八万,镇守庸关,耆襙为裨将军丶茅铧任校尉,至于……”
重彰写到一半,见萧青顿住,便道:“陛下,懋岭之地,依臣愚见,可使校尉陈哉暂守,荀叶随之。”
萧青点了点头,说道:“陈哉能力平平,行为处事却不失谨慎,便如此吧。”
“是,臣已拟好,请陛下御览。”
萧青看过之後,点了点头,二月之後,安排好诸多事宜後,萧青于伏日之期去往南国。
与此同时,南王宫上下却透露着惴惴不安的气息。
“相邦,仪王此行何意?莫不是要质问两国战事?然朕已将邑乔之地交割,禹王说的对,仪王狼子野心,犹嫌不足,竟想胁迫朕再行交割?”
“陛下…仪王车架尚未抵达漌水,祭暑之期已至,不如先将诸事放下,安心祭祀。”
“相邦怎能如此不以为意?”
尹世安垂下眼帘,说道:“臣并非不以为意,语曰:‘事未临而先惧者,必不能成’。不如静观其变,量事之大小以择应对之策,陛下若心有惶惧,岂非失声先势?”
“相邦说得容易,罢了罢了,朕乏了,相邦权且退下。”
尹世安退出殿宇,心中无奈,回到家中。
转眼数日,萧青已驾临南王宫,南王设宴款待,甚是亲和,言辞之中多有婉转奉承之意。
只见萧青高举爵杯,面向南王,笑道:“久闻南王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朕敬你一杯。”
“仪王英俊威武,雄姿勃发,朕自比不如,自比不如……”南王握着杯身,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萧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转而说道:“来时见乡间百姓供奉瓜果丶呈上井水丶焚烧草木,此举莫不是在祭祀暑神?”
“此却是我南国百姓的祭祀之法,朕听闻仪国祭农神,不知是何规程?”
“我国百姓多献粮丶酒丶牲畜,粮以黍丶稷为主,牲畜多鸡丶猪,再以歌舞娱神,敲土鼓,吹竽与埙两种乐器。”
“哦……既如此,仪国当真风雅。”
酒宴已到了最後,萧青受南王邀请前往径山,此地伫立着一座宫殿,萧青只远远瞧了一眼,并未踏进,两人于廊道中慢行。
“听闻南王曾命人绘制壁画,将历代发生的事情都刻于一处,朕甚是好奇,不知今日能否有幸得以观瞻?”
“仪王何不早言?壁画就在殿宇之中,仪王既然想看,朕便命人打开殿门。”
“好。”
待两人来到殿宇前,宫侍打开殿门,两人走进,南王命人举灯,萧青擡头,看向面前的奇景,他本想伸手抚摸,却又收了回去。
壁画的边缘还有磨痕,每一道纹路都刻的那麽准确,萧青看着一个个画面,不禁感叹。
“仪王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