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巡检从九品 > 第123章 回(第2页)

第123章 回(第2页)

“调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顾昭,封‘东瀛国公’,总督日本诸军政事务,开府京都,节制六十六国。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顾昭抵达京都后,雷厉风行地开展工作:改组原有傀儡机构,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推行《帝国藩属律例》,清丈土地,登记户口,建立驿站系统,并开始规划连接主要城市的“官道”。帝国的统治机器,开始真正嵌入日本的肌体。

与此同时,对于此次叛乱中“恶”之一的岛津家,王十三的最终裁决也正式下达。

京都御所,一次特意安排的召见。岛津义及其主要家臣跪伏在地,岛津千代则怀抱幼女,静立一旁,面色苍白而复杂。

王十三的声音冰冷,不容置疑:

“岛津义,尔族先是归顺,继而倡叛乱,罪在不赦。念千代侍奉有功,诞育皇裔,特网开一面。”

“即日起,削岛津氏‘守护’之职,夺其除萨摩国外一切领地。岛津一族,永生不得踏出萨摩国界!萨摩国内政,暂由尔等自治,然需绝对遵从总督府法令,赋税徭役,不得有误。若有违逆,族灭!”

这道旨意,如同为岛津家画下了一个永恒的囚笼。他们失去了所有扩张的领土和政治地位,被禁锢在萨摩一隅,生死完全操于帝国之手。岛津义瘫软在地,再无往日枭雄之气。

接着,王十三的目光转向岛津千代和她怀中熟睡的三岁女婴,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帝王的威严:

“此女,朕赐名王萨摩。以国为名,铭记其血脉之源,亦昭示萨摩永为帝国王土之志。”

“千代,汝为萨摩之母,熟知本地情势。即日起,汝为王萨摩后见,代行家督之权,直至其成年。”

“待王萨摩年满十三,便正式继任岛津家家督之位,统领萨摩。”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让一个身上流着一半天朝皇帝血脉、在帝国文化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在未来继承一个倭人豪族的家督之位,这是前所未有的安排!这彻底断绝了岛津家男性继承人的希望,也确保了未来的萨摩,将通过这位“王萨摩”,与帝国皇室保持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岛津千代心中百感交集。这是对岛津家的惩罚,也是给予她个人的一份沉重“恩典”。她深深俯:“臣妾谨遵陛下圣谕。必悉心教导萨摩,忠于陛下,恪守本分。”

王十三对岛津家的处置,迅传遍日本。

各大名再次感受到了皇帝手段的厉害——赏罚分明,且极具深意。对岛津家,既是严厉的惩罚,又通过血脉继承留下了怀柔的窗口。这无疑是在告诫所有大名:顺逆之间,天渊之别;而帝国的意志,将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渗透和改造你们的传统。

顾昭总督充分利用了这一事件,将其作为推行新政的典型案例。他加强了对各藩的监控,严格限制其军事力量,同时以“开王化之地”为名,开始有计划地向萨摩等地迁移大陆工匠、农户,进行文化渗透和经济整合。

帝国在日本的新秩序已然奠定,总督顾昭治理有条不紊,大军驻防稳如磐石。王十三返回中原本土的日程,提上了议程。

临行前,席谋士萧何于御所书房内,呈上一份密奏,低声询问道:“陛下,凤凰殿中,除岛津千代外,尚有数位姬妾已为陛下诞育子嗣。彼等母族虽已臣服,然其子皆流有陛下天潢贵胄之血,长期无名无分,恐非善策。且其母族或可借此羁縻,使其更效忠陛下。”

王十三闻言,目光从庞大的东亚地图上移开。他自然记得那些女子,她们是他统治策略的一部分,如今更成为了血脉的纽带。

“都有谁?”他淡淡问道。

萧何一一报上名号:“细川氏之女细川若紫,诞一皇子;畠山氏之女畠山澄姬,诞一皇子;斯波氏之女斯波绫音,诞一公主;赤松氏之女赤松枫京极氏一色氏六角氏上杉氏之女上杉凛富樫氏土岐氏之女土岐红叶共计十位皇子,三位公主。”

王十三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这些孩子,既是隐患,也是进一步瓦解日本旧有权力结构、植入帝国忠诚因子的绝佳工具。

“拟旨。”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翌日,一道前所未有的诏书从京都御明,传示日本六十六国:

“朕承天御极,抚育万方。日本之地,既归王化,其旧族虽有前愆,然悔过效顺,且有功于社稷者,亦当广示恩泽。今有细川氏、畠山氏、斯波氏、赤松氏、京极氏、一色氏、六角氏、上杉氏、富樫氏、土岐氏等家之女,侍奉宫闱,克谨克勤,并诞育皇嗣,功不可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恩准:诸皇子皆赐姓‘王’,以其母族之氏为名!钦此!”

诏书一下,举世皆惊!

王细川、王畠山、王斯波、王赤松、王京极、王一色、王六角、王上杉、王富樫、王土岐!

这些名字,将帝国的“王”姓与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旧家大名的姓氏结合,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身份标识。这既是无上的荣宠,更是赤裸裸的宣告:这些家族未来的合法统治者,将是流淌着帝国皇帝血液的“王”姓子孙!

诏书并未结束,王十三后续的旨意更是彻底重塑了这些家族的命运:

“即日起,各皇子皇女由其生母抚育,其生母即为该家族后见,代行家督之权,直至皇子皇女年满十三周岁,正式继任家督之位!”

“各家族原有领地、赋税,由其‘后见’暂管,需恪遵帝国法令,听候总督府调遣。待新家督继位,需入京朝觐,由朕或太子亲自册封,方可正式视事。”

这道旨意,意味着:

这些家族的未来,彻底系于这些年幼的皇裔身上。

在皇子成年之前,家族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他们的母亲——这些与帝国关系密切、且子嗣前途完全依赖于皇帝的“后见”手中。

未来的家督继承,必须得到帝国中央的最终认可。

那些大名们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们失去了传统的继承权,家族被“王”姓渗透,但另一方面,皇帝并未剥夺他们的领地,反而给了他们一个与天朝皇室联姻的“荣耀”未来,使得他们在新秩序中似乎又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反抗的念头,在如此精妙的捆绑下,变得更加艰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