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巡检从九品 > 第124章 南(第3页)

第124章 南(第3页)

一个“声东击西”的作战计划迅形成。

决战的前夜,帝国军营寨悄然进行着部署。

当夜,月黑风高。多邦城东门外,突然火把通明,杀声震天!大批帝国士兵推着云车、抬着飞梯,鼓噪而进,做出全力猛攻东门的姿态!帝国军的火炮、床弩也集中轰击东门城墙,制造出巨大的声势。

黎季犁闻报,果然判断帝国军主攻东门,急忙将预备队和最重要的象兵部队调往东门方向增援。城东陷入一片混乱和激烈的攻防战中。

然而,这一切都是张辅的佯攻!真正的杀招,在西边。

就在东门激战正酣,吸引安南军主力注意力之时

多邦城西门外,红河之上,不知何时悄然聚集了数十艘快船和小艇!船上满载着帝国最精锐的神机营官兵以及精选的悍勇步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一声令下,这些船只如同离弦之箭,快冲向西门外水浅处!士兵们迅涉水登岸,直扑城墙!

“神机营!火力压制城头!”带队军官低吼。

训练有素的神机营官兵迅列队,抬起早已装填好的火铳、迅雷铳,对着西门城楼和垛口就是一轮齐射!

“砰砰砰砰!”

密集的弹雨如同泼水般洒向城头,打得守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根本抬不起头。与此同时,工兵迅架设简易浮桥和云梯,突击队顶着盾牌,冒着零星箭矢,开始攀爬城墙!

西门守军本来就不多,且精锐已被调往东门,此刻遭遇如此猛烈诡异的突袭,瞬间崩溃!

东门,黎季犁正焦急地指挥守城,并等待着象兵出击的最佳时机。突然,西门方向传来剧烈的火铳声和喊杀声,让他心中猛地一沉!

“不好!中计了!”他惊骇万分,急忙想抽调兵力回援西门。

但为时已晚!东门的帝国佯攻部队看到信号,攻势骤然加强,死死咬住了东门的安南军主力。

更致命的是,被寄予厚望的象兵部队,在混乱中被迫提前投入战斗,从东门冲出,试图冲散帝国军的攻城队伍。

然而,张辅早已料到此举!帝国军阵中迅推出新研制的火炮和大量装备火铳、火箭的士兵。

面对轰鸣的火炮、弥漫的硝烟和四处横飞的弹丸火箭,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的战象受惊了!它们出惊恐的嘶鸣,不再听从驭手的指挥,反而调头狂奔,冲撞践踏起自己后方的安南军队阵型!安南军顿时陷入极大的混乱和自相踩踏之中!

帝国军趁势猛攻,东门防线也开始动摇。

而此时,西门已被帝国突击队成功突破!城门从内部被打开!更多的帝国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多邦城内!

城内巷战随即展开,但失去统一指挥和士气的安南军已无力回天。帝国军东西对进,迅控制了城墙和各处要道。

黎季犁见大势已去,在少数亲信护卫下,仓皇抛弃皇宫和军队,带着家眷从北门突围而出,向南方逃窜。

经过一夜激战,黎明时分,帝国军的大旗终于插上了多邦城的城头。安南黎朝的都城,宣告陷落。

张辅与沐晟在残破的皇宫前会师。虽然胜利,但两人脸上并无太多喜色,更多的是疲惫和对将士伤亡的痛惜。此战虽巧妙破城,但安南军的顽抗依然给帝国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逆黎虽溃,黎季犁未擒,战事尚未结束。”张辅看着南方,沉声道。他知道,追剿残敌、安抚地方、重建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邦城陷落,黎朝大势已去,但黎季犁及其核心党羽的逃亡,意味着战事尚未彻底终结。此人能篡国称帝,必有其势力根基,若让其喘息整顿,或煽动南部势力,恐再生波折。

主帅张辅与副帅沐晟稍事休整,立即分派任务,展开追剿。

沐晟率西路军一部,负责清剿红河三角洲地区零星的抵抗,并保障后勤粮道畅通,同时派兵南下占领一系列战略要点,防止黎季犁向北反扑。

张辅则亲率东路军主力,水陆并进,南下追击。陆路骑兵沿官道快推进,水路则征集、建造船只,载运步兵和给养沿海南下,形成立体追击态势。

在南下追击的同时,张辅做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政治举措:分兵攻克并进驻安南故都升龙。

升龙城是安南陈朝多年的都城,政治意义非凡,且人口众多,商业繁盛。张辅率军入城时,严令部下秋毫无犯,张贴安民告示。

他亲自在昔日陈朝宫殿前召集城中父老、士绅、僧道,宣读帝国诏书,声音洪亮而肃穆:

“安南陈氏,世代恭顺,乃天朝藩屏。逆贼黎季犁,弑君篡位,罪恶滔天,更欺瞒上国,袭杀天使,人神共愤!朕承天命,遣师南下,非为土地人民,实为伐罪吊民,为陈氏复血仇,为安南伸正义!”

“今逆黎已遁,王师克复升龙。尔等原系陈朝子民,遭逆胡胁迫,情有可原。自今日起,各安其业,勿惊勿疑。帝国天兵,只诛恶,不扰良善。待平定全境,自当访求陈氏遗裔,重续宗祀,还尔等太平!”

这番宣示,极大地安抚了升龙及周边地区的民心。许多原本对胡朝不满或持观望态度的安南官民,开始转而接受甚至欢迎帝国军的到来,减少了南进大军的后顾之忧。

黎季犁一路南逃,惶惶如丧家之犬。他最初逃往其起家之地清化,试图组织抵抗,但帝国军推进度太快,当地势力见其大势已去,纷纷闭门不纳或甚至倒戈。

黎季犁只得继续向南逃窜,最终与其子黎苍等人汇合,带领最后一点残兵败将和家眷,乘船逃往安南中部的乂安、顺化一带沿海地区,企图依托复杂的海岸线和山林负隅顽抗,甚至做好了流亡海外的准备。

张辅洞察其奸,一面令陆路大军加紧压迫,一面命令水师舰队沿海岸线南下,严密监视所有可能出逃的海口,张网以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帝国的天罗地网在奇罗海口收紧。

得到当地百姓的线报,帝国水师舰队锁定了黎季犁残部藏匿的几艘海船。陆路追兵也及时赶到,控制了海岸。

一场毫无悬念的围捕战打响。帝国水师战船火炮齐鸣,瞬间击毁、击伤数艘敌船。陆军在滩头设防,阻止任何登陆逃窜企图。

走投无路的黎季犁父子,眼见逃生无望,在绝望中被帝国士兵从破损的船舱里拖出,束手就擒。与他们一同被俘的,还有黎朝的主要宗室和官员。

曾经不可一世、弑君篡位的胡朝皇帝,如今成了帝国的阶下囚。黎朝,自立国至灭亡,仅短短数年。

肃清残敌、初步稳定局势后,张辅在升龙城整理战报,书写奏章,派遣快马以八百里加急,飞报皇帝王十三。

奏章详细禀报了自多邦城破后,分路追击、攻克升龙宣抚百姓、直至奇罗海口擒获黎季犁父子的全过程。最后,张辅以沉稳而恭敬的笔触写道:

“仰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逆黎季犁并其子黎苍等一干恶,已于奇罗海口悉数擒获,黎朝宗庙已隳,党羽尽散。安南全境,寇氛涤荡,百姓初安。臣等谨奏:安南已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