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主角光环失效了快穿2 > 第39章 年代文39(第2页)

第39章 年代文39(第2页)

贺小溪当然是答应了贺灵双。

因为自己没有上学写字的经验,贺小溪之前完全没考虑到要织手套。

现在经贺明隽一提醒,她就略带懊恼地说:“我咋就没想到呢……那我先给灵玉织手套吧,快的话,她过两天就能戴上了。”

贺小溪一共就五天假。

她行动力很强,当即就放下了才织了窄窄一条还没成型的毛衣,开始琢磨怎麽手套。

贺明隽提醒:“织那种半截的,把手指头露出来,方便写字。”

贺小溪点点头。

她织了又拆,到第二天中午总算拿出一只成型的露指手套,没有任何错针和歪歪扭扭的地方。

贺小溪脸上带着含蓄又骄傲的浅笑,把手套递给贺灵玉,说:“你戴上试试,要是合适的话,我就开始织左手那只了。”

贺灵玉先是看了庞冬妮一眼,才接过戴上了。

细密柔软的毛线手套戴在她的小手上十分贴合。

贺灵玉又拿起笔写了几个字,才说:“很暖和,一点也不耽误写字。”

顿了一下,她有点害羞地对贺小溪说:“谢谢大姑。”

他们这样的家庭没有道谢的习惯。

贺小溪也有点不知道该怎麽回应,她托着贺灵玉的右手仔细看了看,说:“那我趁着这会儿赶紧把左手也织好,你下午就能戴着去上学了。”

贺灵玉还有大半个月才放假。

这时,贺小草凑过来,说:“这种手套,市面上还没见过,应该能拿起卖钱吧?”

其实在贺明隽提出要织手套时,贺小草就有了这种想法,只是没见到成品,她暂时按捺住了。

赶在别人出声之前,贺小草一鼓作气地说出了自己的各种考量:“学生写字都冻手,能上得起学的,家里应该没那麽缺钱,也愿意给孩子花。而且,大姐不是说了吗,县里已经有人自己开店卖东西了……”

廖春花听了有点心动,还有些迟疑:“这能行吗?”

贺小草:“让灵玉先戴去学校,看她同学有没有想买的。”

贺明隽反对道:“要想卖就直接去镇上的学校,镇上的人才有钱,能卖得贵点。”

村里都是熟人,有些脸皮厚的能直接开口让贺小溪帮忙织一双。

而且农村人大都比较节俭,还可能自己学着织而不会第一选择买。

贺小草一听要去人生地不熟的镇上,就有点胆怯。

廖春花也反对贺小草的建议:“那都是大丫的同学,你让她去推销手套,这合适吗?再说,就大丫这性格,她能张的开嘴?”

“那就去镇上。”贺小草只好妥协。

但问题是,他们还没有那麽多双手套。

庞冬妮比较谨慎:“先少织两双,看能不能卖出去吧。”

要是卖不出去,就留给自家孩子戴,或者拆了也不费事。

大家都表示同意。

接下来就是定价问题了。

一斤毛线多少钱丶织一双手套要多少毛线,应该收多少钱……

家里只有贺明隽能算明白。

但贺明隽完全没有将脑海中闪过的答案说出口,而是说:“供销社的毛线手套多少钱,我们家的手套便宜一毛或几分就行了。”

廖春花:“你这少半截指头呢,还是小孩的,用的毛线少……”

贺明隽很理所当然:“可这是新样式,别人都没有,而且工艺麻烦,太便宜了还不够大姐的辛苦费。”

他们辛苦惯了,总是忽视人工成本。

贺明隽又补充道:“如果被嫌贵了,就把价格再稍微降一点。”

之後,贺明隽只提醒了一句,还可以给这种半截手套加个“盖”,等不写字的时候可以把指尖盖上,除此外,他就没再多参与他们的卖手套大业了。

让他们自己琢磨丶学习,才能积累经验或吸取教训。

贺小溪要织手套,就暂时不顾上贺灵秋的毛衣了。

而且,这门生意要是能做的话,那些毛线优先用来织手套才更合适。

贺小溪觉得有点对不起女儿。

贺灵秋却主动表示:“我只要一双和大姐一样的手套就好了,毛衣,等到时候和她们一起穿。”

以前在田家的时候,贺灵秋总是眼巴巴地看着田光宗能拥有那麽多东西,现在大姐还有贺灵双都对她很好,她就不想自己有而她们没有。

贺小溪保证道:“过年之前,妈一定给你织件新毛衣。”

已经知道怎麽织手套了,之後贺小溪就快得多,而且随着一只只手套织好,她的动作还越来越熟练。

第二天一早,贺小草就带着五双手套,牵着戴着新半截手套的贺灵双,一起去镇上。

到底是第一次做这种事,贺小草一个人怕尴尬,而贺灵双是家里的小孩中最外向会说话的,还可以帮忙展示,吸引别的小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